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艾索儿童咨询的个人空间 https://cmmo.cn/?107769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不是简单的“禁”与“不禁”

已有 38393 次阅读2010-3-22 16:18 |

       央视网CCTV调研中心,一则“中小学生该不该带手机上学”的调查,引发很多思考,我想这也是很多家长和老师头痛的事情。
       手机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价值是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同时,它是一种新商品,是时尚的象征和符号。中学生群体正是流行文化的倡导者和引领者,渴望时尚是非常值得支持和鼓励的。可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强,尤其是手机与互联网的链接,扩展了中小学生接触互联网途径,象手机视频、手机QQ,手机游戏等等。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对孩子产生的种种不良影响延伸到了手机,沉溺于游戏、无节制聊天、甚至于色情,甚至把手机当作作弊的工具。
  

      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这事,解决的办法不是简单的“禁”与“不禁”
       以前我们只能穿粗布衣服,现在各种高科技面料既漂亮又舒适,我还是非常愿意去尝试,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高科技的应用,科技还能发展吗,社会何于进步?
手机是的时代发展的产物,让孩子了解掌握使用,并能从中得到方便,是不可避免的。据艾索儿童市场咨询2009调查显示:总体上,七岁以上儿童拥有手机的比例接近四成。数据还显示,7-10岁孩子拥有手机比例为16.3%,到11-13岁拥有比例接近四成,而到14-16岁,拥有比例接近七成。

附图1 儿童拥有手机的比例

附图 2儿童拥有手机的比例年龄差异

(数据来源于艾索儿童市场咨询公司《城市儿童生活形态与消费状况2008-2009调查报告》)

       另外,艾索儿童咨询对“儿童离不开的物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24.3%的儿童提到手机,近略微低于电脑位居其次。由此来看,手机已经快成为儿童的“必需品”。简单的禁止中小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就象铲草没除根。而且,禁止中小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也有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方面,有些让学生和社会脱离,更加的把学生禁锢校园的围墙里。其实不只存在于我国,在国外也是个棘手的问题。美国有60%多的高中禁止学生用手机,可超过60%的学生照用不误。


      现在学生沉溺于手机和网络,根源在于缺乏正确引导、缺乏丰富业余爱好和课外活动以及日益减少的活动空间
      社会、家长没有给予正确引导。只要我们善于引导,措施得当,手机可以成为教育的有益补充。比如对于求知欲强的学生,手机已经成为他们重要的信息来源,可以借助电子词典、在线查询等方式辅助学习。只要正确使用,手机的好处还是比较多的。全美学校管理者联合会认为,学校应该鼓励手机在课堂上使用,让它成为“真正的教学工具”。联合会的负责人说,将科技融入教育,不仅仅是台式或笔记本电脑的专属。如果不利用孩子们喜欢手机等科技产品这一点,教育将登不上科教这条快船。这一点,我们国内教育管理工作者也应该考虑到。
       中小学生没有丰富业余爱好和课外活动。现在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学生放学就回家,学校组织有任务性的课外活动也比较少。学生觉得无所事事,只能利用手机和网络工具进行消磨时间。如果学校在课后进一步安排一些发挥学生特长、爱好的活动,做一些公益等有意义的事,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些表演比赛等活动,可能学生下课后都事可做,有任务要完成,学生既放松了,又不断体会到集体活动、竞赛、娱乐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另外,学生放学都很早,与家长的工作时间不一致,进一步加大了中小学生独处的时间,降低了家长对他们的有效监管,也减少了与他们玩得时间。如果学校能统一组织学生的业余活动,既能给家庭带来方便,又能让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过上丰富的集体生活,还能对中国独生子女的伙伴缺失也很好的补充。
       中小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日益减少。独生子女本来就减少了与兄弟姐妹伙伴玩耍的可能性,而现代城市的居住模式、活动场多逐渐被不断扩大的停车场挤占等各种因素,让孩子越来越封闭在自己的小屋。没有现实的空间,也许手机短信、QQ聊天这些虚拟空间就会成为他们与同龄群体建立联系的最好途径。

   

        解决问题要从根源着手,从学校入手或许最有效
         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网络、聊天、游戏有其内在的原因,不是简单的“禁”与“不禁”,这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像美国有60%多的高中禁止学生用手机,可超过60%的学生照用不误。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社会、家庭和学校多个角度入手,但我认为从学校入手应该是最有效的、最容易实现的。学校是孩子的集中生活学习成长的地方,对中小学生而言,也是最有约束力的地方。孩子在学校不只是学课本知识,学校可以创造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和条件,组织丰富学生业余兴趣活动,创造他们向往的活动空间。这也许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艾索儿童咨询公司  李露凌)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4-28 15:05 , Processed in 0.03412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