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返回首页

化妆品观察的个人空间 https://cmmo.cn/?94351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日本化妆品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已有 66824 次阅读2009-7-6 09:56 |

日本化妆品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原载于《化妆品观察》2009年第06期-美宝莲VS

《化妆品观察》编辑部        电话:02787872351

 

文︱张永新

作者系北京花印仁美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作为身居欧盟和美国之后的全球又一大经济实体,日本在化妆品的生产和消费上长年稳居全球第二,2008年日本化妆品市场规模达到230亿美元。

传统的店铺销售以服务和便利为中心全面升级,但受金融危机影响销售额缓慢增长;基于网络手机的通信贩卖等非店铺销售激增。

富士经济20081120日发表了日本化妆品市场调查分析结果。2008年较前年度市场增幅0.3%,规模预计22463亿日元(约合1572亿元)。随着网络和手机购物利用率扩大,通信贩卖业绩激增。

调查对化妆品店·药局·药店、DRUG STORE、仓储超市、百货店、杂货店variety store、便利店六种店铺销售方式及访问贩卖、通信贩卖两种非店铺销售方式进行了分析:

2008年店铺销售增幅0.2%,预计销售额17952亿日元(1256亿元),非店铺销售增幅0.7%,预计销售额4511亿日元(316亿元)

由于网络应用快速普及,通信贩卖在2008年度取得大幅增长,业绩激增约4.3%。随着有偿样品、无偿样品、旅行装及用后退货等服务项目的提供和完善,大大消除了消费者因看不见实物而产生的不安。

百货店提升了护肤意识,重点突出高性能护肤化妆品,销售较前年增幅1.2%

杂货店专营“口碑商品”、有机化妆品、自然派化妆品,迅速应对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增幅2.1%

DRUG STORE由于药剂师服务的推广,从化妆品店•药局•药店分流了大量客户,增幅1.9%

市场低迷、自身店铺数量减少的有,化妆品店•药局•药店同比减少1.8%;仓储超市拥有自有品牌,重点倾向于更容易产生差别化的食品和服装类商品,同比减少1%

20094月实施改正药事法后,超市及便利店等都可销售药品,为化妆品的销售带来悬念。

 

市场趋势

老年人化妆品成为新增长点

2011年,日本将迎来第一次老龄化高峰,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261万人。工作时习惯中高档化妆品的老人们退休后靠年金生活,低价位优质化妆品将成为他们的首选。

 

 

从中端市场转向高低端两级市场

长年以来,日本化妆品在日本及欧美市场一直占据中端市场的大量份额,大型商场及百货中,除去资生堂、嘉娜宝等少数日本品牌仍以欧美品牌为主,化妆品店、药局等则以中等价位的本土品牌为主。

金融危机扩大了化妆品市场整体规模,但降低了中端市场的消费能力。危机来临,人们往往更注重使用化妆品来消解压力,提升自信,化妆品销量不降反升。但作为主力消费人群的日本中等收入阶层,为压缩开支,更容易转向物美价廉的低端产品。

模仿欧美化妆品发达国家,转向商场百货店中的高价格带化妆品,追逐高端消费群体;转向小众渠道,开发品质价位得以平衡的低价良品,追求普通消费群体最大化。日本各化妆品厂家正在加快转型步伐。

 

自有品牌成未来发展亮点

相信您已经开始注意这些名字,欧舒丹、美丽小铺、ANNA SUIHOURSE OF ROSESKIN FOOD……,它们很多已经悄然进入中国,很快便以其极具亲和力的品牌概念、安全时尚的商品构成、合理的价位为市场所接受,形成了规模化、固定化的客户群体。

日本的自有品牌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积累了一定资金基础的化妆品代理商、化妆品店,为扩张自身的销售地域,为提升自身品牌的潜在价值,委托化妆品OEM工厂研发生产适合自身销售特点的化妆品。

以讲究品质和独立性为立足点的自有品牌PB化妆品,具备以下特点:

成本可控性。以进口品牌为例,知名品牌代理空间有限,进货价格仅为零售的70%80%,中小品牌为40%60%,自有品牌由于规模化生产及工厂零库存策略,成本低于30%

销售区域可控性。不再局限于品牌厂商指定的销售区域,可跨地域跨国界经营。

时尚性。可以做到按需定产,随时加入国际流行元素。

品牌价值。从区域化到地域化到国际化,自有品牌的价值随经营范围的扩展无限提升。

全球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2006年已经突破2000亿美元。当年全球化妆品销售额排名中,中国上升两位,超越了法国和德国,预计2010年,中国的化妆品市场将达到247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日本的化妆品工厂二十年来一直保持在二千家左右,而中国的化妆品工厂同期从13家骤增至四千多家。一片欣欣向荣吗?

机遇巨大,危机四伏。宝洁、欧莱雅、资生堂等世界30强企业悉数入住中国市场,外资品牌在大都市中的市场份额达到80%,并通过收购国有品牌、建立直营店等方式迅速向二、三线市场渗透。

2008年日本全行业增长龙头是JASCO的自有品牌,以食品和服装为主。抛开政治因素和感情因素,年初的中国饺子中毒事件对其进口食品影响很大。但JASCO以其自有品牌做品质保证,通过国际知名OEM服务商,大量在中国加工食品,并且在其日本店头专柜对日本制和中国制食品做以比较,质量好、价格高、质量有保证、半价,优势一目了然。

相比于食品,化妆品对品质和品牌的要求更高。日本化妆品品质担保为企业担保而非国家担保,不存在以通过国家认证来搪塞顾客投诉的现象。媒体、社会舆论、行业道德完全可以击垮任何一家存在不良行为的企业,这也是几十年来“日本制”作为国家品牌在全球得以繁衍的根本。

 

 

想要阅读更多《化妆品观察》精华文章,就赶快订阅吧!

《化妆品观察》发行部        电话:02787872331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收藏 邀请 举报 分享到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4-26 08:23 , Processed in 0.03674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