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食品行业是越来越难做了。 从厂家到经销商,一提食品安全,都是一肚子的苦水。厂家说你们太苛刻了,经销商说中国的食品行业不是被我们经销商做死的,是被媒体做死的!产品一出事,货全砸手里,我们哭都哭不出来。消费者更恼火,说你们净挣昧心钱,我们的死活谁来管! 想想这两年出了多少事啊,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台塑门……一波接一波,真是摁下葫芦起来瓢。在通胀压力之下,无良企业偷工减料以无充有,监管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旦东窗事发,媒体忙不迭地报道,企业忙不迭地处理,可怜的消费者被裹挟其中,默默承受,实在忍不住了去网上骂几句解解恨,下了线还得苦逼兮兮地去买那些被骂得死去活来的东西。不然能怎么办?难道要让他们自己去养牛挤奶、喂猪种菜啊? 某些巨无霸开倒车 难道食品行业真的要成为高危产业? 为什么食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 这里谈一点,“罪不当诛,刑不上大夫”。那些受国家特殊庇护的大企业,坏了行业健康发展的一锅汤。 以奶业为例,现在国家奶业标准被大企业绑架,巴氏奶的标准起草是蒙牛做的,生鲜乳是伊利做的,酸奶是光明做的。乳品新国标在最后一刻翻牌,举一个例子就好,每克生乳的菌落不超过50万,被生生放宽到200万。参与专家势单力薄,愤怒无济于事。 三聚氰胺与瘦肉精,同样恶劣,为什么倒下的是三鹿而不是双汇?个中缘由值得我们思索。 在这些巨无霸的阴霾里,行业的健康发展怎么抬得起头?而这个问题也恰恰说明了,大企业在净化行业发展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至于国家与大企业怎样协商,大企业愿不愿意做,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到明天的希望 我们正在经历的混乱、纠结与拧巴,都是西方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这是我们必须经历的挣扎与痛苦,无从逃离。 西方国家三百年走完的路,我们几乎用了三十年就完成了,这样的一个大跃进似的速度,一定会出现问题,民众享受了高速发展的成果,也必须为这样的高速度付出代价。但是,现在整个国家整个人民都被绑架到这辆飞速前进的快车上,没有人有机会下车。 还是要提到狄更斯说的那句话,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很多问题其实一直以来都存在,只是它们没有机会见到阳光。现在,它们已经被允许报道出来,我们至少知道了一些事情。而且在很多压力之下,很多情况正在逐渐改善。我们应该看到,在付出了那么多的代价之后,我们的生活正在一点点的好起来。 诸侯混战,大浪淘沙,一定会有最好的企业留下来。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15:12 , Processed in 0.0350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