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传播 消费者的口碑传播最可信,也最具爆发力,这点毋庸置疑。它的缺点就是不可预测,不可控制,时间也不能随你确定。最倒霉的是:任何品牌的缺点,传播起来都会比优点还快,一般是十倍于后者。 当某人非常喜欢这个品牌,而且他想交到对此品牌同样感兴趣的人时,就会自主的传播。如音乐、酒、画作、收藏、某种特殊的食物等等。 怎样让他自发传播?这是个难点——很多东西,消费者并不是很感兴趣,不值得他去浪费时间。 投放媒体 这里仅就媒体中的一项来说明——电视广告。 当下,很多电视节目都在争收视率。不错,开着电视的时候,人们是会看电视。但是,人们脑子中想的是什么? 小范是独身主义者,但非常喜欢看《非诚勿扰》,不过那都是和朋友在家喝酒的时候。问题是:他们是聊天的多,还是想看电视的多?此时打广告会给他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因此,你不但需要找到使观众感兴趣的事,还得使其与观众感兴趣的媒体节目相结合,每类观众看的节目是不同的,按照峰期购买广告媒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如何在媒体节目中安排广告,盛行的观点是:要么是开始播放节目的最后一个广告,要么是放完节目的最前一个广告。 品牌唤醒 品牌,需要唤醒消费者心底的一个已有观念,使品牌与这个观念相连即可。当然,消费者对这个关注的持续时间也不会长——吊诡的是,遇有与观念相似的情境时,这个品牌又会被唤醒。 “送礼就送脑白金”就是很好的运用了这条机制。这个机关一旦安入消费者脑子里,每当他想到“送礼”时,这个机关就会展开下个步骤——“脑白金”。 提到脑白金,就不得不说黄金酒。脑白金销量好的原因,不仅是狂轰滥炸的广告效应,还有它刚出世时的软文铺垫。脑白金推出时,报纸还是主力媒体,上面的软文可以令人信服。 而对于黄金酒来说,“送长辈,黄金酒”就缺乏有力支撑点。光靠电视广告上说的“五种粮食,六味补品”,或是在其他媒体上——如互联网上刊登软文,都不能立马见效——现今的人们对于互联网的软文实在是太过敏了。黄金酒没有很好的利用引爆点,而是采取了人们比较反感的媒体“轰炸式”教育,收效见微。 善加区隔 品牌光唤醒还不够,你还需要区隔。哪怕你是在植入。 《疯狂的石头》里,甩长头发的民工抖了抖自己的衣服,说了句“牌子,班尼路”。这句话,会让你的企业永不超生。而企业估计现在还没回过味来:为什么我们的产品卖不掉? 消费者定义品牌,而使用环境定义了消费的行为。企业最好给品牌区隔一个使用环境,主动摈弃非主流消费群。 来自BBS的消息:“自南非世界杯后,一组‘国足出征,全队LV装备’的图片被疯传……近日统计LV大陆销售暴跌48%。”于是,“LV法国总部今日致电中国区代理,要求公关掉所有有关国足和LV的图片及网络内容。” 同样倒霉的有宝马。宝马在国内一定程度上成了暴发户的象征,这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定义。“终极座驾”逐渐会被“狂妄”“败家子”种种不利的消费者定义所代替。 七岁儿子看妈妈洗衣服很累,就说:“妈妈,买电视上的那种洗衣粉吧,直接一泡,拎出来就干净了。你再也不用那么累了。” 妈妈:“傻孩子,那是广告。” 广告,已经被大众所区隔了。你的品牌,最好不要再重蹈覆辙了。 编辑:王亮 1143894068@qq.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22:20 , Processed in 0.0425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