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2011年,我们对来年的经济形势已经有心理准备。但2012年,市场形势还是比预想的更严峻一些。统计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基本维持在15%左右,这与2011年同期相比明显有所下降,这意味着消费疲软已经成为事实。 以纺织服饰行业为例,两三年前,罗莱、梦洁和富安娜这“家纺三剑客”上市后就展开了凶猛的“圈地运动”。不过,2012年第一季度开始,除了富安娜的表现还较为平稳之外,罗莱和梦洁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时代,业绩和前两年的高增长不可同日而语。梦洁家纺公布的2012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其销售收入为2.69亿元,同比下降9.93%,而扣除2011年度期末税率调整因素后,其一季度利润实际增速仅为2.3%。 另外,截至2012年3月22日,国内主要的几家运动品牌:安踏、361度、匹克、特步的业绩较之前均有所下滑。这些数据和信息都表明,消费疲软已成为目前国内消费品市场的一个巨大障碍。 消费疲软背后的秘密 一说到消费疲软,通常都会想到是消费者购买力不足,但从营销的角度来看,消费疲软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以下三个方面更为深刻的内涵: 1.消费需求发生变化。以运动鞋服行业为例,目前的消费疲软就和消费需求的变化直接相关,其原因在于北京奥运会的“去运动化”风潮。此外,运动鞋服行业陷入了严重的产品同质化和价格战,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消费疲软现象在所难免。 2.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当终端门店租金上涨、人力成本上升和消费疲软之时,就极有可能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以服装企业为例,在实体经济竞争激烈之时,电子商务已成为未来一支潜在的增长力量,并由此可能改变整个服装行业的产业格局。艾瑞网发布数据:2011年中国服装网络购物市场规模达到1455亿元,其中B2C服装网络购物市场规模为306亿元,占比21.0%;而方正证券分析认为,2011年服装网络购物市场规模比2010年增长61.1%,并且B2C市场份额逐年上升,预计未来我国服装网购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3.商业模式发生变化。在国内服装行业均遭遇消费疲软的困境之时,以优衣库、H&M、GAP和ZARA为代表的国际快时尚服饰品牌却加强在中国市场的扩张,这种鲜明的对比推动国内鞋服品牌开始从粗放式圈地到精益化经营、从成本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品牌提升产品溢价的商业模式。 面对消费疲软,我想起张瑞敏的一句话:“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 我们不妨加上一句:没有疲软的消费,只有疲软的企业。实际上,消费疲软并不可怕,如果策略得当,完全可以化危为机。 消费疲软带来的挑战 在消费疲软时代,大部分企业普遍都将面对以下挑战: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4-4 20:01 , Processed in 0.04972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