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硅营养研究与硅肥应用

2012-8-2 14:57| 查看: 215108| 评论: 0|原作者: 蔡德龙

摘要: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根据联合国发表的数据化学肥料对农业生产贡献率在40-60%,我国大概在40%左右。现在,我国化学肥料利用率在30%,发达国家化学肥料利用率在60%。而硅肥的发展经历了一段复杂的发展过程。在这里,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硅肥的发展历史。 1840年,德国化 ...

7.硅肥能够改良红壤和盐碱地 

土壤中速效二氧化硅含量与PH值的关系:针对辽宁省21个水稻主产地的土壤分析结果得出:土壤中有效二氧化硅含量与PH值呈正相关。

盐碱地改良硅肥中含有的二氧化硅和钙、镁离子进入土壤中,与盐碱地中大量积聚的钠离子发生置换反应,降低钠离子的活性,减少危害。同时补充作物生长急需的二氧化硅和钙、镁离子。

红壤主要是活性铝高,土壤结构破坏盐基饱和度低。硅补充盐基改善土壤结构。

 

8.硅肥能够减轻重金属对植物污染

施硅肥后,硅肥中所含的硅酸根与镉、汞、铅的重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不易被植物吸收的硅酸镉、硅酸铅等化合物沉淀下来,镉、汞、铅等重金属被固定起来,形成植物难以吸收的化合物,从而减轻重金属对植物的污染。

 

硅肥能提高农产品品质

 

硅肥是调节性肥料,品质肥料和保健肥料。

一是硅肥能够改善农作物果实的色香味等感官效果。人们抱怨,西瓜不甜,大米不香,黄瓜一头大一头小等,某种程度上氮肥过多,速生时营养失衡所致。硅肥自身有益于植物生长,有调节农作物在不同阶段营养需求,其他元素施用过度时有抑制作用。

二是改善作物的营养成分,使瓜果的糖份和维生素,花生的脂肪,谷物的淀粉,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提高。大米提高等级,上述机理,硅有助于根系发育,增强吸收能力;硅肥在植物体内形成的硅化细胞的细胞壁,使细胞群有序排列组合,形状完美。

三是可以减轻甚至消除病虫害和污染的危害。对农作物污染主要有农药污染和重金属的污染。硅被吸收会产生一种令昆虫讨厌的气味,昆虫远离植物。病虫害的减少,农药用量少。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水,硅与重金属结合成为溶性的化合物,降低了植物吸收。

此外,土壤和提高土壤盐基。一般土壤硅铝比着在3,高温多雨地区土壤硅铝比着在2以下。土壤强酸性,铝被活化有毒,硅可以降低土壤中活性铝的毒害。

水稻、小麦轮作当季施硅肥的增产效果

 

水稻、小麦施用硅肥均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且前茬水稻施硅肥在后茬小麦上的效益仍很明显。水稻增产的因素是增加穗数、实粒数千粒重也有所提高。

 

 小麦增产的因素是增加成穗数和提高千粒重。 硅肥对水稻生长的作用,表现促进前期分蘖、改善水稻株型、提高肥料养分的吸收量和氮肥吸收率,提高穗期灌浆速率,增强水稻、小麦的抗病、抗旱能力。

 

 

硅肥在其他作物上效果

我国未来硅肥产业发展的展望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一个头等重要的大事。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提出要求更高。解决上述问题科学技术进步(农业技术包括硅肥的普及推广)作用越来越大。

首先是我国土壤大面积缺硅的需要。按日本的标准,我国50%以上耕地缺硅。例如;浙江省调查结果,70%耕地缺硅,河南省50%,湖南省42%,全国需要硅肥3500万吨。养分土壤剖面分布一般是越深越少,而硅是增加。高产,化学肥料增多,硅需求量越来越多,增产更加明显。

硅肥使用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我国水稻面积占耕地的1/4,而稻谷产量占全国的1/2左右,水稻土二氧化硅有明显的下移现象。

我国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可以提供100亿元的产业,提供众多人民就业机会。

长时期以来,有机肥使用减少,掠夺式经营方式,有些地方土壤日趋贫瘠,随着化肥、农药在农作物上的大量使用,加上现代工业的大量污染形成,农作物生长环境日趋恶化,生态农业建设成为中国农业发展迫切解决的问题。

硅肥对于改良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促进土壤有机物分解,对循环农业有极大帮助,尤其是对于红壤及盐碱地等中低产田治理有独到作用;抑制作物对氮过量吸收引起的倒伏,降低了大田施用非选择性的除草剂带来水稻早期营养阶段的损失有一定作用。

 韩国国家农业技术科学研究所水稻上使用硅肥,不同气温下小区对比试验,大田试验表明:不淹水地节约灌溉水17%,淹水地节约27.9%,面对淡水资源的不断匮乏,应加速二氧化硅资源的应用与开发。

 

(编辑/惠永生 huiyongsheng3210@126.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蔡德龙)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4-8 14:16 , Processed in 0.0466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