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独特的营销环境中,中小品牌就好像一个“兔子”,大品牌就像一个“大象”,从重量看,两者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级。兔子与大象对垒,是否有胜利的希望? 目前大品牌库存大对中小品牌来说就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中小品牌能不能抓住机会,实现惊险一跳呢? 大品牌的库存恶果 中小品牌要打赢这场对大品牌的战争,必须先找到大品牌的软肋,所以我们首先看看大品牌库存大所带来的那些后果。 下游客户资金压力大 高库存对经销商带来最大的压力就是资金。在宏观经济不好的大局势下,大部分经销商因为没有固定资产抵押,很难从银行拿到贷款支持,加之利润微薄,其他融资渠道费用高,又承担不起,所以普遍资金很紧张。经销商本身库存大,厂家再要强行压货,无疑是雪上加霜。 笔者的一个电器经销商朋友,专做一个品牌,仓库里面堆满了货,存销比基本在6倍以上,因为厂家给的压力大,每月还不敢不进货,苦笑着说:“别人看我做专卖店,一年生意几千万,以为过得很光鲜,其实每天都在为钱发愁。” 出货下降,供应链出现问题 当市场下游货被压死以后,大品牌必将面临出货量下降的窘境,而大品牌组织机构庞大,年度经营任务及规划一旦被确定,就很难调整,供应链也是严格按年度经营计划来匹配资源和制定生产节奏,同时供应链的体系又相对独立,不愿意生产计划被随意改动,给整个体系运营带来麻烦。 于是,新产品就会按计划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这也就是当年阿迪达斯和李宁为什么渠道库存和公司库存都非常大的主要原因。 窜货横行 当渠道库存压力大时,经销商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快速甩货,回笼资金。如果所有的经销商都这样想,市场出货价就会快速下滑,二批商和零售商就越发不敢大批进货,经销商的出货价格就会越来越低,跨区域窜货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 市场投入减少 大品牌一般费用控制体系比较严格,销售费用是按预算制进行管理,而当市场出货减少时,负责人肯定会先保证人员工资及合同费用等固定费用的投入,来确保人员和客户相对稳定,而促销费用及卖场的堆头等变动费用则会被砍掉。 新品上市延缓 库存大的一个恶果就是下游渠道堵塞,客户不愿意也不能继续进货,而厂家每年又都会有产品升级和新品上市计划。厂家的业务员要压新品,而经销商或零售商不愿意再进货,只愿调换货物。厂家业务员每月有任务压力,肯定不同意,而厂家的新产品不能按时间上市,极有可能酿成双方冲突,原定的营销推广也无法进行,消费者不能接触最新鲜的产品,满意度无法提升,形成恶性循环。 大品牌的库存大,其实会给企业整体经营造成很大影响,原因还是和大品牌的“规模大、层级多、速度慢、效率低”的运作特性分不开。 而中小品牌要对大品牌发起进攻,就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通过以下三大战术,抢占市场机会。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12:04 , Processed in 0.03513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