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使一柄八卦宣花斧,是一名性格直爽、粗中有细的福将,而且特别长寿,活了一百多岁,直至武则天政权垮台,且一生经历数百战,却从未受伤,被后世冠以福星之名供奉。程咬金最贯用也是最得意的招数就是闻名的三招半。是哪三招半?说法很多,无非是下劈、横抹、斜挑及击刺等几个关键动作,确实是斧法的精华所在,简单而又实用。在打斗中,程咬金的前三斧半,威力无比,很多对手迅速崩溃;但只要挺住不败,差不多就变成程咬金落花流水了。所以,程咬金之斧可说是一试金石,不能顶住的人是无法进入好汉排名的。
由于基层经销商越来越多,为了抢占市场面相互压价,你价格低,我比你更低,对于常规的化肥,比如尿素、普钙有的经销商一分钱不赚就卖掉了,甚至还有个别的经销商宁可赔钱销售,一袋赔上个几元钱就卖了,这些情况使得经销商的利润越来越薄,经营不好的话可能会造成适度的亏损。笔者也采访了很多经销商,只要谈到年收入的问题,绝大多数经销商都不愿详说,他们更愿意把经营中的不如意留给自己慢慢品味。 赊销是经销商的是最头疼的问题。对于赊销的由来笔者是这样推理的。基层经销商的众多造成了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品牌复杂多样。品牌太多对于广大的农民来说是无从选择,开始是不相信品牌的质量而赊账,这种赊账方式应该是最初的赊销。但现在的赊销方式却是变了味。由于经销商的越来越多,很多经销商都主动把化肥赊销给农民,为的是占领市场。竞争对手看到这边的生意由于赊销而变的“红火”,也来效仿。在有些地方甚至演变成了只要你开门化肥就送到家里而不用付现金。这样就成了大家都赊。不赊销本属于自己的市场逐步变小,无异于慢性自杀,赊销占用经销商资金周转,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也是慢性自杀!笔者近日走访了几位基层经销商,一般都是当地经营的佼佼者,每到一家总是听到哀叹农资没法干了,不是因为产品犯愁,而是因为赊销出去的帐要不上来,眼看着一次次的化肥涨价而无钱进货,错过了最佳的商机,没有低价的货源就没有更大的利润,只有守着那些账单发愁,欲哭无泪。 说到这一招可能有很多同仁认为笔者说的有点牵强。送货对于广大农民朋友来说是好事了呀,毕竟经销商就是搞服务的,送货也是一种很好的服务方式啊。对于此种说法笔者的确很认可。但笔者所说的送货是变了味的送货。竞争对手太多,为了先发制人、抢占市场,很多有“头脑”的经销商开始拉着化肥游街串巷只要是开着大门就送货,有钱没钱都可以。孰不知就是这种所谓的“送货”而让农民朋友失去了去农资店里看货比货的机会,俗话说的好“货比三家不吃亏”。而农民呢也坐享其成,什么时候用肥的时候呢打个电话让经销商把化肥送到地里,省去了自己去拉化肥的时间。往往送到门口的货是经销商利润最大的货,甚至是夹杂着假冒伪劣的货。一部分经销商因为送货而“打开”了销路,另一部分的人也会一拥而上。农民朋友可是高兴了,你送货我就要,不送货我就不要。经销商成了搬运工。 传说程咬金的这半招是在秦叔宝的指点下从前三招创出来的,不成为完全的招式。所以称之为半招。而笔者说的经销商的第三招半也是从前三招自创出来的。上面我们讲到了压价、赊账、送货这一系列的服务都要围绕一个中心那就是“利润”。常规的、大众化的产品没有利润可言。而此时很多经销商都想出了一个高利润的办法,卖点不正规的化肥,比如说卖点小厂产的偷含量的复合肥,再有甚者卖伪劣化肥。以达到自己高利润的目的。完全不顾农民的血汗钱来的多么的不容易。在笔者的下乡采访中也发现很多这样的产品。连个正规的标识和地址都没有,笔者也曾经问过不少经销商这样行吗,他们说出来的结果都如出一辙,都是些“坑农不害农”,“含量是不够,但不假”之类的话。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05:16 , Processed in 0.03602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