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永辉发布半年报称,销售同比上升45%,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近30%。永辉将问题归咎于新店建设,除了四大核心区域外(福建、重庆、北京、安徽),新进省份的门店仍处于培育期,东北、河南和江苏共亏损约3000万元。 家乐福于7月中旬发布的财务数据显示,亚洲营业额同比减少2.3%,卜蜂莲花也发布业绩上半年预亏。 一直在国内独领风骚的大卖场怎么了? 更为根本的问题 其实,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只是比以往下降了2个百分点上下,但是传递到永辉、家乐福、卜蜂莲花等零售巨头身上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因为他们都是高速发展的企业,拿到的新网点不可能是老社区,一定是新社区。而经济放缓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新社区的市场培育速度放缓,房子卖不掉、入住率低、周边配套设施跟不上,这样,原本预估1年的培育期,很可能就演变为3年,甚至是5年。 宏观市场变化只是一个外因。企业高速发展,人员素质跟不上必然成为一个看不见的隐形短板。笔者曾目睹联华超市在2002—2003年市场大拓展时派到外地的是一些什么素质的管理干部。以二三流的干部去与当地头蛇的一流干部比拼,不输才怪呢! 我们在MBA的教材中随处都可以找到这种案例:曾经发展质量很不错的企业,后面由于发展速度超出了自身的人才支撑,运营品质迅速下降,最终酿成企业发展的“杯具”。 伴随人才短板的,往往是管理流程粗糙。要么看起来很标准,但里面除了营业员,很难找到几个顾客;要么就是乱糟糟,不诚信的行为在门店到处蔓延,总部却看不到,或者看到了也睁只眼闭只眼,企业老是在“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死循环中摇摆。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企业的文化没有把握好。企业拥有一批有能力、但没有共同信念的管理干部时,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相当隐形,一旦爆发,便如同癌症一般令企业绝望,解放战争时的国民党军就属于这种情形。 解决之道 稳字当头 “稳”并非是简单地放慢脚步,而是以提升运营品质为前提。如果脚步放慢了,运营品质并没有明显提升,那么这种稳就毫无意义。 记得大润发执行长黄明端曾说,大润发的成功,最主要的并非业内所看到的“快、准、狠”,而是这三个字之外的“稳”字,可谓一语中的。 国内零售业昔日冠军联华与新晋冠军大润发相比较而言,在快准狠方面,联华丝毫不输给大润发,但是在稳字上,联华就输得太多了。 “稳”字最重要的体现就在单店的运营品质上。黄明端曾经为了开一家新店,待在现场整整一周;曾经为了确定一个网点,静悄悄地往返三趟;也曾经为了确定与当地商圈的匹配度,亲自跑到当地的大排档、小餐馆去体验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寻找细微的差异,给新店把脉。公司的最高领导如此重视每一个“儿子”的成长,“儿子”会没有出息吗?而当年的萨姆·沃尔顿也是具有这种见微知著的精神的。 大润发的稳,还体现在一个口号上:“每一家新店都必须开到100分。”大润发开了185家店未曾关闭一家,国内还有谁能做到? 企业的发展与滚雪球的原理是一致的。你的雪球也许滚得很快,但是滚了一半就裂开了,还得重新开始滚;而别人从头至尾滚得都像个钢球,请问最终谁的雪球滚得大呢?这就是稳的核心机理之所在。 我们现在去看看市场,曾经跑得那么快的联华、新一佳,在非本土市场上,现在还能够找到几家他们的踪影?即便有,竞争力如何?而大润发一直稳稳地向前,现在联华还有可能赶得上吗? “稳”字当头还体现在对数量与质量的取舍上。都说多子多福,其实未必。儿子都是病残的,那就是多子多难了。抛开运营质量去抓速度,其实毫无意义。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12:16 , Processed in 0.0424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