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被资本推上云端的农业

2012-9-12 15:57| 查看: 132998| 评论: 0|原作者: 徐建凤

摘要: 虽然是诸侯割据的现状,但是行业整合前景很大。中国肯定会有像泰森一样的大型农业企业出现。养殖业的未来肯定是集中在几个巨头手里。

资本市场对政策的灵敏度,总是远远快于实体市场。然而,资本市场的繁荣,却无法掩盖实业的惨淡。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获利,也无法反哺农业团体的困顿。正如大通证券研究员张喜所言,“流通环节过多,利润被截留就多,并且国家农产品收购价格是相对稳定的”。那么在概念炒作下,被资本市场推上云端的农业,到底将何去何从?

 

国际寡头操控

 

众多国际粮商中,以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最为有名,人们习惯根据他们名称的首字母,将他们称作“ABCD”。实际上,“ABCD”的控制力,不只在中国市场,而是在全球市场。在中国,“外资企业真正控制力强的领域,是食用油,以及跟大豆相关的农产品。目前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70%-80%。”圣农发展董秘陈剑华告诉记者。

 

 

种业研发非常薄弱

据了解,目前,国际几大种子巨头控制着全世界65%的玉米市场和超过50%的大豆市场,并已经渗透到中国的玉米、棉花、大豆等种业。中国种业前10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仅约13%,这与国际种业前10强占37%的份额相比,差距非常大。

正是由于种业形势的严峻性,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一定程度上给国内农业赢得了一些发展的时间。不过,外资企业并未因此减少对中国农业市场的信心。

 “国外的跨国企业,通过各种复杂的股权操作,对国内本土大型或优势企业进行控制。此外,还通过独资、合资或授权国内种子企业开发其品种,进而实现快速和局部的品种垄断,主要表现在特种或高端蔬菜,如甘蓝、水果蕃茄、柿子椒、西芹等,葵花,甜菜。”北京合智邦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俊强告诉记者。

 

本土大豆面临巨大冲击

目前,中国本土大豆种植面临全球大豆价格变动的巨大冲击。如果我国大豆全部自给,需要再有2.7亿亩大豆的种植面积,在我国耕地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所以本质上讲,中国已经放弃了大豆作物的自给能力,转而力保1/3的大豆自给红线。“大豆虽然进口量很大,但国内种植的1亿多亩非转基因大豆品种都由国内育成。”韩俊强说。

所以“下游粮油加工企业,对垄断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是非常有兴趣的。”韩俊强说,“因为中国大豆种子企业规模极小,大豆品种分散于许多小型企业,这种情况确实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此外,油料作物中,除大豆外,葵花,食葵和油葵受冲击也巨大,“大部分区域基本被国外品种垄断。”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徐建凤)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下一页

酷毙
1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2-23 20:01 , Processed in 0.0383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