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育种技术滞后 当前,玉米已经成为全国第一大农作物,而全球主要的种子企业都以研发经营玉米种子为主,韩俊强说,“我国不是玉米的原产国,所以在育种的资源上和国外有差距,国外跨国企业在玉米的育种思想和方法上都领先于国内育种。” 韩俊强介绍,2005年前,我国主要种植的是国内育成的品种,但自2005年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分为东北、黄淮海、西南和西北四大区,在西南区的广西省基本被正大垄断,在东北的吉林省被先锋垄断,在玉米第一大省黑龙江省的极早熟玉米区被德国的K W S垄断等,当前国外品种在玉米的总种植面积已经突破10%,并在继续扩大。 水稻小麦竞争力强 不过,中国的第二大作物水稻和第三大作物小麦对外依存度不大。“我国种植的所有水稻基本都是国内育成的品种,并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种植的小麦基本都是国内育成的小麦品种。小杂粮,主要种植的是国内研发的品种。”韩俊强说。 但是高端蔬菜对外依存度很大。据韩俊强介绍,“除在传统的蔬菜领域,如辣椒、白菜、大葱、大蒜等主要种植国内研发的品种外,特种和高端蔬菜基本被国外企业和品种垄断,如甜菜,基本被国外品种垄断。” 棉花是胜利的标志 而棉花则是取得“保卫战”胜利的一个标志,据韩俊强掌握的情况,1996年中国放开转基因棉花种植后,通过多年努力,中国三大棉区种植的品种情况是:长江棉区种植我国自主研发的杂交棉为主,新疆棉区种植我国育成的非转基因棉花,黄淮棉区以种植我国自主育成的转基因棉花为主。 如此看来,我国的农业育种除玉米和一些特殊领域外,大部分还处于优势地位。但这些优势作物还有些隐忧,“主要是没有国内大型企业操作,产业分散,极易被资产较大的国外企业所控制。”韩俊强说。 10%的利润率已不错 传统农业的原始特性是“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风险、高污染和低利润。而目前,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中国农业都存在一个相同的问题:规模小,企业弱,布局分散。这就造成了“中国农业起步比较低”的现状。 企业规模偏小,分散的现状,也造成了企业抗风险能力不高的现状。张喜介绍,农业企业的风险,一方面是自然灾害风险。另一方面则是市场的风险。“目前,中国农业生产尚未步入工业化社会生产行为。” 养殖业、种植业都未能逃离“小、弱、散”的魔咒。中国持证种子企业当前约8700多家,注册资本在3000万以上的仅200多家,实现繁育推一体化、经营范围覆盖全国的企业不到100家,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只有100多家。而只买不研已经成了大多数种子企业的现状,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平均仅约3%。 虽然中国农业现状不容乐观,但是陈剑华认为,正是由于这样的现状,才使得“中国农业产业未来空间巨大。” 目前中国没有大的农业企业,圣农发展所占市场份额仅2%-3%。而美国前四家企业,就占了57%的市场份额。“虽然是诸侯割据的现状,但是行业整合前景很大。中国肯定会有像泰森一样的大型农业企业出现。养殖业的未来肯定是集中在几个巨头手里。”陈剑华说,美国泰森一年的发鸡量为20亿-25亿羽,而国内企业最多的也就发2亿羽左右。 农业的大幅度发展,尤其是养殖业,控制高污染成为重要课题。陈剑华认为,“产业上下游一体化”是最佳解决方式。 张喜也告诉记者,从上游原料到下游加工产业链比较完整的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上下游利润都可以获得。”不过,除打造完整产业链以增加利润外,张喜认为服务意识也不能忽视。“敦煌种业的优势就在于服务比较好。敦煌种业与先锋合作,不只是单纯推广产品,在播种耕种方面的服务意识也比较强。而国内大多数企业在推广和服务方面,都比较欠缺。” 另外,依靠科学技术,利润上涨空间也很大。“养殖业改变原有的传统农业的做法,增加一些高科技投入。”陈剑华说,“农业是传统行业,不可能指望爆炸性的利润率,能达到10%的利润率已经相当不错了。” 对于农业产业投入高,资金匮乏,陈剑华建议,通过多渠道的资本运作,包括银行融资,上市融资等。“国家应该支持具备条件的农业企业上市,以解决资本问题。” (编辑/惠永生 huiyongsheng3210@126.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4 00:56 , Processed in 0.0384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