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这轮熊市,谁还敢反周期?

2012-9-19 16:32| 查看: 223024| 评论: 0|原作者: 王荣敏

摘要: 经济正处于衰退期,衰退期正是“大牛市”前夕那严寒的冬天。与民生休戚相关的我国食品行业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我们能否在这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浪潮中,反周期操作、逆流而上,让销量与利润之花盛开在市场的“熊市”时节?

如何反

    观望之余,一些商业猛兽也开始小心翼翼探出茧壳,寻猎廉价资产,谋求战略转型,试水低谷扩张。尽管其操作细节可能尚显幼稚,但路径与堪称“周期大师”的全球公司大同小异。

Peter Navarro是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商学院教授,他的观点是,在任何衰退期,总有少数聪明的投资者和公司管理者能够利用衰退盈利。投资者在熊市中买到便宜的资产,善于管理周期的公司则知道如何利用这一周期部署一系列战略:他们买到其它更为便宜的公司;他们增加而不是削减广告费用来争取市场份额;他们从深不可测的劳动力市场上雇佣非常优秀的人才;建立新的工厂和设施,等待经济复苏之后推出最新的产品。

他的观点,或许也能给食品企业的反周期操作提供国际范围内的视角。

第一种方式是收购资产。萧条阶段,往往会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口,堆积如山的原材料、闲置的机器与厂房设备,这些因素造就了低廉的生产成本。按照理想状态,若能将这些生产要素按照有利可图的方式组合,就可以创造出更大规模或者新的行业龙头。

但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产能大、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往往受到的冲击最大。进一步做规模扩张一定要慎之又慎。因此,基于产业链和全球价值链的整合往往要比横向兼并同行、规模扩张的安全系数更高。

第二种方式是扩大产能,招兵买马,产业升级。这种内生式的“反周期”旨在瞄准市场未来增长点,为下一轮繁荣积累力量。

经济下行期,新建而不是收购产能的“反周期”特性还体现在,不仅投资成本低廉,而且扩充产能属于固定资产投资,从投资到达产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到产能释放的时候,正好可以拥抱新一轮市场增长高潮。

经济学家周其仁2008年时曾倡导周期管理的“斜坡理论”,他分析经济周期到来时,企业都不在地平线上,而是在斜坡上,要迎着斜坡爬上去,“生存竞争就是如此,只要行业里有公司不行了,剩下的公司向上爬的动力就更强”。

    还有一种路径是直接在二级市场上收购股票 。曾经的A股累计最大跌幅超过70%的惨况,令多家公司收购成本已明显低于重置成本,伺机而动者大有人在。

    反周期操作,有的认为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勤练内功;有人认为企业要拓宽产品体系;有人认为要调整战略思路,主攻三四线市场;有的裁员、有的减薪,有的“冬眠过冬”,有的“运动过冬”……大家都在绞尽脑汁。一切没有谁错,只有适合企业发展与否。

 

反周期三军规

    “反周期”要看三个刻度:财务状况是否支持;与长期战略能否配合;离金融资本远点更安全。

    首先,库里无存货,账上少欠款,兜里有现金,借款有长性,具备这样财务状况的企业,“反周期”才不是奢论。甚至可以说,这是反周期成功与否的最大前提。是为“军规一”。

没有库存压力是一种幸福,原料积压,产品积压,两头受堵,血脉不畅,高库存捆死了周转率。

在令人记忆犹新的繁荣期,负债率并不是一个受宠的指标,那时负债率过低,还容易被斥为杠杆用得不够充分,过于保守,如今那些没有过分挥霍金融资源的企业才可能赢得下一轮机会。

“我们上市公司的资本负债率是多少?100%~300%,资产负债是50%~70%。你看看李嘉诚为首的香港四大天王,他们的资本负债率是20%,难道李嘉诚借不到钱吗?不可能,我们借不到钱是真的。那为什么人家负债率这么低?因为他们经历过大萧条,随时随地保持大量现金流,随时随地保持最低负债,立于不败之地。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是能赚到多少钱,而是在大萧条的时候能够赚到钱。”郎咸平评价。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杜丽虹也提出了中国企业的“两宗罪”:一个是顺周期现金并购,在行业高峰总忍不住要将企业的现金花出去。二是金融资源储备不足,金融渠道不畅通。冬天中现金为王是不变的道理,没有现金储备,即使能够在低谷中再融资,代价也相当巨大。

其次,自寻死路的捷径是什么?就是看到资产贬值便漫天撒网,即便是手握重金。这时候,与长期战略能否配合以及对长期战略的坚持尤显重要。是为“军规二”。

“我不太认同所谓的‘抄底’。”中欧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张维炯说,“产业投资价值并非在见底时才出现,你低价买的东西最好恰恰是长期战略的一部分。”

    第三,坏消息是投资者最好的朋友,但消息太坏,朋友也会翻脸。经济低谷中,金融投资者与获得投资的企业因为市场转为清冷,对赌协议、上市计划无法实现,不欢而散甚至陷入僵局的不在少数。金融资本的短视在此时暴露无遗,虽然不能把金融资本就此一棍子打死,但当前,企业离产业资本近,离金融资本远无疑更为稳妥、更具长性。离金融资本远点更安全,是为“军规三”。

 

    “变革是令人痛苦的,需要冒风险,需要做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90岁高龄写下的这段话,可能是对当前中外企业家所面对挑战的最好描述。“然而,在一日千里的结构性调整浪潮中,惟一能够幸免于难的只有以引导变革为己任的管理者。”

    食品行业,作为大众消费品,这其中中蕴藏的投资机会更是显而易见。经济再低迷,人也总是要吃要喝。食品行业,作为抗周期的内需行业,以前就受到VC/PE等金融资本的青睐,现在则更会是他们的最爱。

危险之中有机会,而幸运之神也会垂顾这些眼光独到的企业家们。这个周期的要义在于,保持高度自制,静候市场时机,“默默部署、一击即中”。

对熊市狩猎者来说,捕猎的季节又一次来到,该是忙起来的时候了!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王荣敏)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4-18 20:29 , Processed in 0.0439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