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页岩气:能源革命还是概念炒作

2012-9-24 15:08| 查看: 151742| 评论: 0|原作者: 赵旭东

摘要: 对于页岩气,乐观者称,该行业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将掀起一场能源革命;看淡者说,受制于各种因素,相关公司受益程度有限,概念炒作成分更大。

2009年,美国已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

有专家预言,美国将凭借页岩气实现能源独立,酝酿一场“页岩气革命”。

继美国页岩气开发成功之后,加拿大、波兰、德国、奥地利、中国,以及南美洲的阿根廷和哥伦比亚等30多个国家都先后启动页岩气资源评价及勘探、开发。

据统计,全球页岩气可采储量为187万亿立方米。我国页岩气可采量约25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鉴于中国对进口能源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开采国内的页岩气,不仅事关国家能源安全,而且具有无比巨大的经济价值。

3月16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多部委联合下发了《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我国要在“十二五”期间,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6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00亿立方米。2015年页岩气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年。力争到2020年产量达到600~1000亿立方米。

而就在几个月前,国务院批准了国土资源部的申请,决定将页岩气与常规油气开发区别对待,消除了页岩气资源勘探权仅掌握在几家大型国有油气企业手中的法律障碍。

政策的扶持、资本的入场,我国页岩气极有可能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规模化发展,并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

 

短期仍是概念炒作

 

页岩气开采对于中国,也许是一场能源革命,一些公司会获取巨额收益。但在当下,它更多的是一场概念炒作,无论是资本市场热炒相关概念股,还是民营企业对于参与开发具有空前的热情,在短期内,都不会带来真正的收益。

中国石化某高层人士表示,页岩气虽然商业化前景广阔,但短期内还无望为公司的业绩添砖加瓦,要收回前期的勘探开发成本也需要几年时间。

中石化尚且如此,近期投身页岩气开发热潮的众多非油气企业,想要在“十二五”期间将页岩气开采出来并获得盈利,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技术上看,美国研究页岩气用了15年,才把开采成本降了80%多。业内专家表示,目前中国要赶上美国,至少得用5~8年,才能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

另外,国内页岩气开发还面临体制上的巨大瓶颈,因为中国整个能源上游开采领域都是高度垄断的。让民营企业参与其中,体制问题如何解决是重大难题。而且,在页岩气开采上,民营企业仍然面临“玻璃门”,当前,参与页岩气开发的大型国企却早已开始跑马圈地。我国页岩气含量丰富的川渝地区、滇黔地区、湖南地区,基本已经被瓜分完毕。

国信证券指出,页岩气发展尚面临政策、技术、勘探进展等问题,短期开采条件还不成熟。

在这种情况下,各路资本大势进军,面临较大的风险。

华泰证券分析师陈亮认为,“页岩气近来确实因为政策和美国市场影响等因素导致各方投资冲动都很强烈,而且这种投资应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过这种一窝蜂上的结果,最后可能只会是一地鸡毛。”

类似一窝蜂投资的现象在中国并不鲜见,前些年的钢铁大投资,近年来的光伏产业“大跃进”,都是市场在看好行业发展的前景下,资本疯狂涌入,结果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整个产业陷入巨额亏损。

页岩气投资是否会蹈前者覆辙,值得警惕。

业内人士指出,在广阔的行业前景下,资本大举进入,抢占行业制高点,本无可厚非。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一定要量力而行,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要幻想立竿见影的收益。作为投资者,一定要明白页岩气开发,短期内更多是一种概念炒作,缺乏收益支撑。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赵旭东)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4-8 04:09 , Processed in 0.0423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