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国产电影只想“做次有钱人”?

2012-9-24 16:21| 查看: 147567| 评论: 0|原作者: 叶匡政

摘要: 去影院看了场国产电影《做次有钱人》,是一部轻喜剧。说的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李孟突然变身“有钱人”的故事,不过他只是一个黑心富豪的“替身”。 社会也需要能直指这个时代的喜剧,揭示社会中的那些荒诞和可笑之处。如果不能为那些痛苦的人鸣不平,如果不敢揭示生活 ...

去影院看了场国产电影《做次有钱人》,是一部轻喜剧。说的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李孟突然变身“有钱人”的故事,不过他只是一个黑心富豪的“替身”。

社会也需要能直指这个时代的喜剧,揭示社会中的那些荒诞和可笑之处。如果不能为那些痛苦的人鸣不平,如果不敢揭示生活中的种种怪象,喜剧终难显示出它真正的力量。可看出,《做次有钱人》的导演万里,也在努力地传达自己的真诚,希望能获得一种超越生活的力量,希望自己不忽略那些表面滑稽、实则悲哀的社会元素。

这部小成本电影的上映,仍处在“国产电影保护月”期间。从6月下旬开始的“保护月”据说延长到8月底,这部电影能否因此“做次有钱人”,还有待观望。不过从媒体报道的电影排期表看,《普罗米修斯》、《谍影重重4》、《蝙蝠侠前传3》等进口大片,都未排进暑期档。电影管理部门虽否认有“保护月”的存在,但由于对院线设定了考核指标,即每年上映的国产片票房需占总票房的50%,即使无上面指令,各大院线为完成任务,也不得不如此。有统计显示,从6月20日至7月20日,全国总票房大约11亿元,国产片却有近10亿元。与去年有《变形金刚3》等大片的暑期档比起来,显然总体票房下滑得厉害。

可能由于上半年国产片市场衰退得过于厉害,100多部国产片只占总体票房的35%,有关部门才出此下策。空出暑期的黄金档做“保护月”,说到底是以牺牲院线的整体效益,来换取国产票房的上升。这么做显然得不偿失。虽说少了好莱坞大片上映,但国产片却比以往多了50%,因扎堆自相残杀得更激烈,而且这些国产片能否把观众请进影厅,仍是大问题。高票价已使观众对电影越来越挑剔,不是3D等有特殊效果的影片,愿意花钱的影迷也越来越少。只要进口大片上映,仍会让其他国产电影沦为炮灰,那些本来准备进影院的观众,却可能因看网络或盗版碟而流失,最终降低的是全年票房业绩和观影人次。

靠“保护”获得市场的国产片,就像《做次有钱人》里的影子大享,看起来有了富豪的外形,内心却仍是一个虚弱的穷人。靠限制竞争赢得的票房,只会成为国产片的毒品,短时期看是有些风光,但却可能让国产片变得越来越孱弱。这种自救模式,不仅挽救不了国产片,反而会损害刚刚成熟起来的院线和电影市场,属短视之举。

对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更重要的是电影管理部门如何应对市场的变化,胜负结果的抉择,取决于中国的电影制度能否变革。没有一个更为开放的电影生态环境,中国电影人显然极难在题材、精神和内涵上有突破,又无资金和技术的优势,想要与进口片比拼只会越来越艰难。上半年快速衰退的国产片票房已表明这一点。让电影人可相对自由地挑选能吸引中国观众的题材,这也是国产片目前唯一的优势。

对国产片来说,显然不是要“做次有钱人”,而是要通过自立自强,成为名副其实的有钱人。靠“保护月”当一回“影子大亨”,我想中国电影人自己也会感到别扭。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叶匡政)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2-23 18:56 , Processed in 0.0388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