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企业,不同目标 企业需要记住:除非你的商业模式就是基于微博,否则,想在微博上实现在传统经营中都没有获得的成功,那是脱离了实干的投机主义! 实际上,无论是客户服务还是口碑推荐,无论是客户互动还是潜在客户开发,都是内容,都是与消费者的对话。只不过,内容不一定是企业靠创意创造的,也可以由消费者产生。企业尤其要重视类似评分、评论和建议等用户创造、共享的内容,它们是一个很重要的对话形式,是可以直接应用到商业中的社会化媒体内容。例如,亚马逊结合客户的评分、评论和建议形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消费者共识平台,在这里消费者可以看到对商品的评级和建议,从而真正帮助其作出选择。 因此,即使是内容为王,也不一定非要穷尽心思地去挖掘创意来创造,而是更好地整合消费者产生的内容,形成企业真正的消费者自媒体。 客户服务是永恒的对话 对于企业而言,客户服务是与消费者永恒的对话,微博上的互动也是如此。优秀的客户服务是建设企业品牌声誉的基础,是预防危机发生的基础。很多企业担心和惧怕微博上的投诉和负面声音转化为危机,更有企业在危机发生的时候去做消息控制或者事后补救,却没有在事前利用微博的客户服务来做好预防。 企业如果在微博上主动地回应消费者的投诉或者问题,他们的反应往往会是一个惊喜,其次才是对问题的纠结。企业可能会直接解决消费者的问题,也可能需要协调资源来解决问题,但是只要企业响应了,努力了,微博上的消费者就可以体会到。例如,西门子家电客户服务微博就凭借及时、有效的客户服务平息了从微博上引起、线下公关未能有效解决的“冰箱门”事件。 微博仅仅是一个新媒体工具,它不是一种全新方式的业务,它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沟通方式,来进行传统的客户服务业务。而且,微博客服的运营是低成本的,可以有效节省资金和培训时间,只不过微博上的客户服务是需要用心去倾听,而不仅是用模棱两可的承诺来应付客户。如果是大型企业,那么就更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在微博上设置专门的微博座席,通过微博来回答客户问题,进行产品的推荐。例如,航空公司目前就通过微博来发布航空公司新闻,回答客户问题,更新航班延误等。 微博上的客户服务可分为直接呼叫和间接呼叫两种类型,面对客户的每个发帖,客户服务代表需要响应(浏览或处理),需要回应(回复应答),有时候也需要主应(主动呼出)。每一个动作,可以衡量时间和空间,可以衡量数量和质量,可以衡量成本和转化,可以衡量体验和情感。基于这些维度的细分,企业可以将社会化联络中心的业务进行标准化,并建立一套社会化衡量标准,从而可以进行规模化的微博客户服务对话或者微博运营外包。 当你开始反思的时候,你会发现传统CRM中的IDIC(识别—差异化—互动—客制化)策略,同样适应于社会化媒体运营。企业在微博上识别目标粉丝,差异化并对粉丝群体分类,然后进行个性化的互动,最终通过定制化的产品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提升目标粉丝的忠诚度和品牌影响力。 (编辑:绳 娜 snn0001@126.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22:27 , Processed in 0.04398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