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员是唯一联系人? “咱们提到挣钱,可是有些人啊,他就是让我挣再多的钱我也不愿意给他卖!”倪大姐又开始念叨了。“我跟他生不起这个气!做生意啊,就得是和气生财,咱们开店卖东西也好,他们厂家也好,批发商也好,都一样的,谁也别为难谁!” 想一想,一瓶水,一包饼干,从厂里生产出来,到我们手中,中间经过了多少道手续啊。就像水沿着河道留下来,中间有一个环节被卡住,这水就流不顺畅。小店老板跟业务员,业务员跟经销商,经销商跟厂家,这里面的关系错综复杂,学问大了去了。 “要说往我这跑的业务员啊,还是人家蒙牛的好。你别说人家产品老出问题,那是上面的事儿,跟下面的人没关系。人家一星期来两回,你货不够了人家给你送,快到期了人家给你调,都很及时,还帮我理理货啊什么的,态度都老好,我肯定愿意卖他的东西啊。你看别家哪一个做到了?” “我一老姐妹,70了,住友谊医院那,没事儿就推个冰箱上那门口卖饮料去。她有段时间啊就卖今麦郎家的饮料,她就认他家那个业务员,小伙子人好,嘴甜,嘱咐来送货的人每次给她搬到屋子里,码得齐齐的,有啥问题也帮她解决。” 倪大姐叹了口气,“其实呀,这些业务员也不容易,从外地来北京闯荡,大热天的也在外面这么跑,连口水也顾不上喝,上面领导还有任务压着,我也不愿意为难他们。除了那些态度太恶劣的,一般也就过去了,大不了不卖他们家的东西就是了,你说是吧?” 我点了点头,问道,“大姐,除了这事儿还有啥让你头疼的?” 倪大姐想了想,说,“要说让我头疼啊,就是这个压货问题。我这明明还有好多,他一来拿单子就往上写,你说我卖不了不还得堆那堆着吗?又占地方又占资金,你别看这小店不大赚得不多,周转资金可不少,你想想,光烟酒这两项吧。再说了,我卖完了再进不是一样的吗?” “你看人家有些业务员就很好,看看你这还有,就先不给你下货,等卖差不多了再过来送,多过来跑跑不就好了吗?我就喜欢这样的业务员,不给你添堵。” 看上去,产品卖好了,大家都有钱赚,皆大欢喜。但是很多时候,厂家、经销商与终端店似乎并不是一根绳儿上的蚂蚱,而是一锤子买卖。货压到店里,钱拿到手了,之后就任由小店听天由命了,这样的合作关系能持续多久呢? “这些业务员会经常换人吗?”我接着问。 “产品卖得好的换得就慢,有的业务员我们都认识两三年了,卖得不好的就三天两头换人,有事的时候都找不到人,也挺烦人的。我们肯定不想他们换人,你想啊,我们平常又见不到老板,就直接跟这些业务员联系,他们要是不干了我们找谁去?是吧?” “那平时会有促销政策什么的吗?”我想到了这个。 倪大姐一拍大腿,“你这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我一直进货的这家经销商,最近才听说他的事儿,真不是个东西啊!你说人家厂家给的促销政策,比如我进多少箱货就搭赠个盆儿啊帐篷啊雨伞啊什么的,可他不说我们怎么能知道这些啊?听说他们家的仓库里堆满了这些赠品,搁那放烂了也不给我们!真是气人!” “嗯?有这事儿?”我有点意外。 “是啊,你说这老板要是跟业务员串通好了,把厂家给的这些政策昧下,咱们上哪儿知道去?前些日子,百事做了个搭赠充值卡的促销政策,结果那个业务员没吭声,把一万多块钱的充值卡都自己拿着了!”倪大姐很有些义愤填膺了。 “厂家有什么政策也不会直接告诉我们,业务员说什么我们就知道什么,人家不说咱就啥也不知道,唉。”倪大姐充满了失望。 如果厂家的政策落实不到终端店,那厂家劳心劳神地去设计这些政策有什么意义呢?这些政策最终是通过业务员去落实的,你又采取了哪些监督措施呢?你确定你的策略全部被执行了吗? 现在店里都有了电脑,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上面做一点文章出来? 能不能通过网络告诉这些小店你的想法你的政策,告诉他们更多关于产品的信息,告诉他们公司很重视他们也很感激他们,让他们对产品对公司产生认同感呢? 能不能跟那些游戏商家拼一拼,抢一抢,把店老板的时间跟眼球放到你的产品研究上呢?这些生意人,会对赚钱不感兴趣吗?如果作为营销专家的你告诉他们一些方法呢?你的业务员还会在面对他们时愁眉不展吗? 新品有机会没? “你说进新产品啊?这个我一般是不接的”,倪大姐摆摆手,“我为啥不进新产品呀?还不是怕卖不了吗?要好卖我能放着钱不挣吗?” “要说这种大品牌出的新产品吧,这顾客接受也得有个时间,你说我接了你的货,搁我这里,卖倒也能卖,这什么东西啊,有人卖肯定是有人买,但是它走得慢啊,我还得费力去跟人家解释,是吧?现在的人啊,都不愿意你多说话,我也犯不着是不是?” “你要说这小厂家的产品吧,我就更不敢接了。你看现在电视里天天说食品安全的事儿,大厂家都老出问题,小厂家就更不用说了。你说我这么个小店儿,万一出点事儿,都是老街坊邻居的,我还做不做人了?是吧?” “还有吧,就是过来的时候说得好好的,什么都给你打包票,结果一旦出现问题,什么货卖不动啊,或者快到期了什么的,你连个人影都找不着!这种哑巴亏咱不是没吃过。” “现在的人啊,没良心,做事情一锤子买卖,把货卸了钱拿了你就找不着人了。所以呀,我现在不去接什么新品。” “那也不能一点都不接吧?就老卖这几样?”我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那倒也不是”,倪大姐解释说,“一般熟人来推荐我也会接的,你像**家那个业务员,是个陕西的小伙子,在这做了两三年了,我们一直合作得挺好,他们家要是出什么新产品,我是愿意接的,反正就一两箱,也没多少钱,卖不了他能帮我处理,我也愿意帮他。有的刚来的厂家的业务员吧,跟我们不熟,过来推销的时候就带个批发商那边的人,有熟人带着我们会放心些。说白了,我们就是认人。” 倪大姐悄悄跟我说,“你知道,像我们这种小店啊,都是不愿意接新品的,不敢也不愿意担那个风险。但是一旦看产品卖好了,就又都抢着要了,就是这样。也没办法,就这样,呵呵。” “或者我给他代销。”倪大姐接着说,“我把货卖了你过来点钱,卖不了你拉走。他知道你这还有货没给他钱,他就会惦记着,他就得过来跑,这样咱有什么问题他就能帮着解决,是吧?再说咱也不是不讲理的人,能卖肯定卖,咱不也是做生意吗?你看今年刚来的这个大听装的青岛啤酒,大家都还没认可呢,我先压了他4箱,卖不完你过来拉走。” “大姐,说说你喜欢卖什么样的产品啊?” “这你可把我问住了,能赚钱的呗。”想了想,倪大姐苦笑了一下,“现在生意难做啊,好多人进来转了一圈,找不到自己想吃的东西,转身就走了。我也头疼,你说房租那么高,我这东西卖不动哪来的钱交房租啊?算算账,都是给房东打工。这生意做久了人就懒了,也就不会做别的了,就只能耗在这店里了。” “很多人喜欢逛街,其实逛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啥,反正没事就到店里逛逛,看到感兴趣的就买点,没有就算了,就这么着。” “有时候,我就想啊,你说这些厂家咋不多想想办法,研究点儿新鲜东西出来?我听我在安徽做生意的二姐说,他们那出了一种叫“麻辣烫”的产品,其实也还是方便面,但是跟现在咱们卖的这些康师傅统一的方便面味道不一样,菜也多,小孩子喜欢吃,听说她在学校那个店啊一个月能卖两三千箱,这在我这连想都不敢想。” 【后记】 我在倪大姐的店里坐了一整天,那天周一。在这一天里,除了和路雪的业务员过来,九龙斋送货的小伙子在门口问还有没有货以外,没有任何一家的业务员到过她店里。倪大姐跟我抱怨了很多,也诉说了很多,希望她说的这些,能够给我们深居办公楼的营销高管们一点启示。 潘卫艳 858637569@qq.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00:04 , Processed in 0.0802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