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7点,张贵林开完会,匆匆地在办公室吃了几颗红枣补充体能。采访前,他拉开办公室的窗帘,窗外是夜幕下的金水东路立交桥,桥上车辆川流不息,纵横交错地向各个方向驶去。 “我喜欢晚上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里思考问题,每当困乏的时候,我都会站在这里看桥。” “桥、车、油”这三个字和张贵林以及大桥石化的命运紧密相连,金水立交桥能够满足张贵林潜意识里关于大桥石化的所有想象。 两年前的9月,初识张贵林。那时候的他并不擅长面对媒体的采访,更多时候,他略显沉默。 两年后,他依旧不喜欢用夸张的词汇去描述自己或者大桥石化,也很难听到他的豪言壮语,但从他的经历中能感觉到他内心激流涌动。 他记得刚入行时的困窘,一路艰辛。20多年后,他成为河南民营石化行业的领军人物。 张贵林实业起家,似乎并不擅长资本运作。2011年之前,大桥石化一直零负债。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有合理的负债率,从这方面讲,张贵林可能有些保守;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这源自他的风险意识,使得张贵林一直保持着稳健的风格,大桥石化一直在他可控的范围内稳步发展。 面对国有油企,张贵林自称“小弟”。国有油企随便打一个“喷嚏”,足以使民营石化行业集体“感冒”。与狼共舞,弱者随时可能被围剿吞噬,危机如影随形。 两年前,第一次听他说梦想着大桥石化能够上市。两年后,大桥石化已经进入上市筹备期。国内已有几家民营石化企业成功上市,这给他很大的信心。 大桥石化上市的梦想使张贵林甚至有某种焦虑,大桥石化已经在河南民营石化行业中成为翘楚,但这些并不能满足他对未来的期冀。“大桥石化现在已经形成了品牌,下一步能够上市我会更加欣慰。” 我问过他为什么要坚持上市?他说并不是因为钱,只想成为一家公众企业。如果从深层分析,源于他一直在寻找一种身份认同感。 他的妻子侯振荣多次劝阻他不要太累,但张贵林说40多岁的男人正值人生的黄金期,他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张贵林习惯性地选择潜行,依旧不停地布局加油站网点。张贵林说,河南有18个市,大桥石化坚持全面省域化发展战略,为河南加油。 “当年你想过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吗?”张贵林低头含笑,若有所思。 “回头想想,这么多年我就做了一件事情。大桥石化能够一点一点做起来,因为我就有一个目标:我要一直往前走,把大桥石化做大做强。” 一路走来,甘苦自知。当年那些共同开疆拓土的民营石化品牌大多已经烟消云散,大桥石化却在张贵林的幻想中一路坚守,不断前行。 做企业就像一列疾驰的火车途经一个个站台,过了这个站,前面还有许多站,张贵林的下一站,充满期待。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3:03 , Processed in 0.0344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