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需要大量的经销商群体支撑,他们是成就企业的主力军。在创业初期,他们和企业创立者——老板有着相濡以沫的特殊情结。 老板们热爱这个群体,这个群体也习惯了和最高领导人打交道的优越感和满足感。然而,随着企业的一天天壮大,这个群体的优越感可能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影响企业的方向和策略。企业总归需要为市场服务,面对企业转型或新的发展,难免会牺牲或撼动一些经销商群体的利益,这个时候是谈“感情”还是谈“发展”? 【案例】:国内某小型饮料企业老板,在创业初期凭借自己的义气和豪爽,和一些经销商相濡以沫,成就了一批创业经销商,自己的企业也在这些经销商义气呵护下“茁壮成长”。经过5年发展,企业年销售近1亿元。 但随着市场规则的变化,零售业态的裂变,这些以大流通为主体的经销商群体销售逐步下滑,难以维持公司的发展。经销商群体的稳定,市场竞争的加剧,该老板意识到自己的管理方式和市场营销思路越来越不清晰。 为了挽回市场增长颓势,老板招聘经理人设立各个部门规范化管理。 前期的推动阶段,由于老的经销商已经习惯于和老板直接打交道,对新上任的销售总监的一些管理方式很不买账。加之市场费用萎缩,费用兑现流程复杂,都表示对销售总监不满。 结果,有的客户以软抵抗等方式给公司施压;有的客户打电话给老板抱怨;有的直接去工厂给老板建议。公司销售一度停止,团队从下到上人心惶惶。 面对销售的不断下滑,该老板左右为难,既担心科学化管理出现问题,又担心经销商再出现问题。 其实,该企业老板在选择科学化管理的路子是对的,但需要事先对主要客户进行一些沟通,例如发送信函、文件,通过组织经销商大会促进职业经理人和经销商群体合作。在感情层面,给经销商一些思想过渡环节,职业经理人要低调进入,利用团队逐步推进规范化,重视基层厂家人员和经销商群体的深度沟通和反馈,重视意见领袖型大客户的话语方向和安抚。 五步过后,不谈江湖 一、层层优化,循序推进:人们都不习惯突然间的变革,这样会使人们身心受到生理上的强大不适应性。所以,与其变革,不如慢慢优化完成,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升级或推进。 职业经理人充当了老板的大管家,老板在一些大客户面前扮演“廉颇老矣”的角色,含蓄表达自己要退出江湖,身居二线。把和经销商群体的紧密联系慢慢转变为偶然联系,把公司各项方针政策都逐步推给职业经理人。案例中的企业老板和职业经理人没有过多去关注经销商群体的感受,而一味地认为自己的管理是好的、科学的,从而野蛮施压,造成经销商群体的反对。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11:41 , Processed in 0.0392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