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掌握心理,创新营销。首先要在日常营销中注意观察分析不同农民的用药心理,根据不同心理采取不同的策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对种植大户和部分有文化、科学意识强、有渴求心理的农民,就要及时提供信息,牵线搭桥,作为重点联系对象,得种植大户者得“天下”;对缺少主见,有从众心理的农民,就要注意帮助掌握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和知识,增强自主决策能力;针对喜欢根据以往的经验购买农药,有守旧心理的农民,在耐心讲解的同时,介绍一些他们所熟悉的人在用药方面的经验等。其次是要注意创新营销方式。要善于学习,敢于尝鲜,市场占有率才能有大的突破。以销售新农药产品为例可采取以下方法:如“能人带动”,就是进了新产品后先让亲朋好友、农村能人带头使用,以点带面,扩大影响力;“减半销售”,就是把一箱新产品拆开取掉一部分,放在显眼位置,告之产品不多了,再不买就没有了;“效果销售”,把新产品先发给种粮大户做试验田,把效果做出来,用事实说话;“指导销售”在向农民卖新产品时多与农民仔细算一算成本账,指导农民认识和接受新农药产品,这有是大多数农民目前最需要的。 五、真心实意,做好服务。现在,服务也已经成为零售商主要竞争手段,通过服务去占领、巩固、扩大自己的市场,没有技术指导能力、不专业、不敬业、不搞服务的零售商在乡村是越来越站不主脚了,要想生意红火,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和强有力的技术指导能力才行,要真正把农民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一位零售商说我采取送货上门、信息互动、现场指导等方式,努力把服务做到农民心坎上。例如根据病虫草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首先是从春季一开始就采取手机短信、黑板报等方式,及时预报一些可能发生病虫害的信息,提醒提醒农民朋友;其次是对于大田作物一般病虫草害现场解决;对经济作物则比较慎重,一般都要深入田间地头,亲自查看,具体配药实施,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就求教专业人员来解决问题。要真正的为农着想,在贴近土地和农民需求上下功夫,把农资销售和农资服务真正的结合起来,才能抓住农民的心,你只要切切实实帮助农民解决了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就能得到农民的认可和欢迎。 六、敬畏感恩,善待农民。“德”为商家之根,“农”为生养之父。我们所赚取的每一分利润,都是农民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农民挣钱不容易,要多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要有敬畏和感恩之心,善待农民就是善待我们自己;要树立健康的经营心态,在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赚取合理利润的基础上做到“量利而行”,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在农闲季节有针对性的进行回访,查询农民使用产品效果,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等,这样既亲近了农民,又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也可以同时送上一些农民用得着的小礼品,或赠送相关农资知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之类的书籍等。要真心实意做到和农民不仅仅是生意关系,更是生活上的朋友,在农民有困难的时候拉一把,能帮助的时候尽力帮一帮。如果你的产品质量过硬,人品服务又好,他能不想到你吗?买农资产品时肯定会首先来找你。 所以,乡村农资零售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自己的阵脚,就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农资市场形势,不断学习提高农技服务能力,在为农民提供适销对路、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和良好的技术服务的同时,也能给自己带来合理、稳定的利润收入。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7:26 , Processed in 0.0375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