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矢之的 H化妆品公司的策划部要改制了。 消息传出,人心沸腾。对于这次部门改制,公司从上到下,认识空前的统一。 领导们觉得是时候改改了,策划部人员更是觉得,早就该改了。 大家公认,策划部有三大现存问题: 一是专业水准不稳定。 策划部是一个号称“合金钢”的全能型部门,无论产品、活动、广告或品宣,所有的策划工作都集中在这一个部门完成。 任务分配则是只分项目、不分专业的“一条龙”方式,譬如一个新品开发项目交给某个策划师来做,那么,从前期的产品开发到后期的上市推广,从地面的促销活动到高空的宣传造势,必须一个人全程跟进负责到底。 因此,公司对策划人员的要求也是大而全,十八般兵器,样样都得会使。而策划的复合性、交叉性,注定了每个策划人员在专业上各有长短,于是不少策划方案只有到了执行之后,才在市场反馈中暴露出某种专业上的欠缺: 或包材工艺不完善,或品项设置不合理,或促销赠品无吸引力,或广告文案缺乏煽动性…… 久而久之,策划得越多,“小尾巴”也就越多。一旦被人找到短板,策划人员便自我解嘲:这年头只能拼个综合实力。 二是工作量分配不均衡。 “一条龙”的项目负责制,还经常导致策划部一干人等忙闲不均。 甲的项目做完了,乙的项目正忙得不可开交,但甲乐得袖手旁观,因为这不是自己的项目;而乙也未必乐意别人插手,因为这是自己负责的项目,不想被人抢了功。于是忙起来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也没人帮忙,闲起来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看别人的热闹。 三是部门管理难度大。 大而全的职能设置,无疑加大了部门经理的管理难度。 领导重视的重点项目,人人抢着做;其他日常性的工作、边缘性的项目,个个躲着走。部门经理稍有点一碗水没端平,便滋生抱怨与牢骚。加上不时出现的忙闲不均现象,更为抱怨增添了作料。这种情绪日积月累,上下矛盾、部门内耗日益凸显。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接连两任空降的策划部经理都因压不住阵脚、扛不住压力而辞职。公司高层开始反思部门机制,并决定顺风划船,借第二任经理离职之机,正式启动策划部的改制手术。 新武器亮相 改制后的策划部按三大职能板块一分为三:产品开发部、营运推广部和品牌宣传部,分别负责产品、活动和品宣的策划,部门经理则由原策划部的三个主管分别升任,受总经理直接管辖。 公司高层认为,新架构改变了过去“一条龙”式的全项目策划,让各部门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板块,有助于策划更加专业化,同时避免了大部门的职责不清、互相推诿。因此,对于改制的成效充满了期待。 事实似乎验证了他们的看法。 由主管提拔上来的三个部门经理意气风发,铆足了干劲要一显身手。几个月下来,部门里的内耗少了,效率高了,各环节所显示的专业水准似乎越来越稳定了。 于是,在业内极为重视的秋季订货会之前,高层信心满满地宣称,改制不仅会带动企业营销升级,还将以更强大的策划优势,与对手形成差异化。这次秋季订货会就是实弹演习的练武场! 围绕秋季订货会,三大策划部门各自拿出了本部门的策划工作规划,在总经理的统筹下,按部就班开始运作。 全线产品的升级开发如期完成,从品项规划、包装设计到卖点提炼都各具特色。 秋订会的订货方案和配套促销方案轻松敲定,政策不仅有力度,而且兼顾了渠道和终端双层促销的需求。新产品的广告宣传计划也顺利出炉,广告创意和媒介组合都有所突破。 接下来的订货会顺风顺水。代理商、零售商对公司的新动作反响热烈。会后,账面上大大超出预期目标的订货额,让公司上下很是惊喜了一把。 时值浓秋,大家却仿佛看见春天走来。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11:58 , Processed in 0.0373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