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窖1573诉求的是400年国宝窖池历史底蕴,而郎酒从不谈历史,只谈时代特征风貌,讲究与时俱进;泸州老窖宣扬自己浓香鼻祖,泱泱大气,而郎酒则推出“酱香典范红花郎”,优雅的小资情调;泸州老窖的特曲与国窖1573双品牌运作,产品线覆盖了中端和超高端两个最有利润率的市场,堪称行业运作经典,而郎酒的群狼齐发,产品线覆盖高中低三全方位市场,全面突击…… 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郎酒和泸州老窖的营销攻略看起来那么像一个人自己跟自己对弈的“巧合”。不管怎样,因为卢国利,郎酒从此有了跟泸州老窖一较高下的底气。 泸州老窖:错失酱香 2003年,郎酒开始研制新品;2004年,推出“红花郎10年”,并策动和打造“狼文化”,2005年,走向发展快车道,年产值3亿;2009年,年产值35亿,5年间销量增长了10倍。 35亿的产值还不足以与泸州老窖相提并论,但是5年十倍的速度却震撼了行业内外。郎酒从此被披上了黑马的外衣,得到了各界的另眼相看,这其中包括泸州市政府的关心及支持。从此,工业重县泸州的龙头企业有了两位身影——泸州老窖和郎酒。 2009年,泸州老窖销售收入93亿元,郎酒销售收入33亿,虽然还有三倍的悬殊,但郎酒有了成为泸州老窖对手的平等权利。 同年,卢国利离开了郎酒,郎酒和泸州老窖之间的竞争,正式成为了汪俊林和谢明两人之间的交锋。 其实,泸州老窖对于这场交锋早有提防。早在2004年,泸州老窖就收购了湖南武陵60%的股权,正式进军酱香酒领域。2007年,泸州老窖又增持了武陵酒20%的股权,显示出其在酱香领域的雄心。 如果那时的武陵酒给力的话,也许就没有今天红遍大江南北的红花郎。然而泸州老窖毕竟是浓香世家,酱香领域的操作略显稚嫩,虽然武陵酒也是老名酒,但品牌力相较于郎酒还是有一截距离;况且酱酒不是泸州老窖的主营业务,营销资源、市场资源的分配和重视度也不容乐观。 所以,到2011年,泸州老窖放弃了武陵酒第一股东的宝座,让位给联想控股。兴许是发现,要对付红花郎的猛烈攻势,还得靠老本行浓香酒来打这场硬仗,而这个首选的品牌就是金奖特曲。 争锋中高端 泸州老窖金奖特曲,2010年底左右推广入市,由泸州老窖集团公司总经理张良亲自操刀布阵,与红花郎争夺中高端价位市场。 这款由泸州老窖特曲衍生而来的新品,由于执行力及营销力的到位,短短两年时间内,渠道延伸至全国各大重点城市,规模效应已经初步体现。2011年泸州老窖年报中透露,公司的高档酒销售收入达到56亿,这其中金奖特曲功不可没。 相对于泸州老窖的紧锣密鼓的攻势,郎酒也不甘示弱。群狼战略策划之初,就锁定了市场的各个层面。红花郎目前的市场运作已经成熟,郎酒把重心放在了其他品牌的开拓上。值得一提的是青花郎和郎牌特曲这两个品牌。 青花郎定位为红花郎中的高端,价位直逼国窖1573,是郎酒将来利润增长点的重要品牌,但是目前市场效果还没有达到预期,这与高端市场趋向饱和有一定的关系。青花郎要不断积蓄品牌力,冲进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等超一线阵营,又要摆脱红花郎对其品牌形象的干扰,防止消费者把这两款产品趋同,这的确还需要更大的财力物力。 郎牌特曲是郎酒推出的浓香品牌,是郎酒“一树三花”策略的代表品牌。郎酒的生产地位于四川与贵州交界处,这一特性决定了郎酒可以走酱香路线,同样也可以走浓香路线。 郎牌特曲的开发显示出郎酒对于浓香酒中低价位的利润追逐,以及市场份额的占领,毕竟喝酒最多的,还是中低价位市场。这款产品也是郎酒对泸州老窖头曲明晃晃的叫板。但目前的市场份额来看,郎牌特曲与泸州老窖特曲还差得甚远。 “对手”亦“队友”。终究是同属于泸州的产业,两家企业齐头并进,相信是泸州最乐见其成的结果。但市场只有那么大,唯有强者留其名。泸州老窖经验老道,市场基础扎实,但郎酒的爆发力也不容小觑。是“对手”还是“队友”,是竞争还是双赢,还需拭目以待。 编辑:刘鹏 250886958@qq.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9:32 , Processed in 0.0405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