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熊玉亮的豫酒梦

2012-11-30 10:07| 查看: 133046| 评论: 0|原作者: 王振芳

摘要: 一直以来,熊玉亮都在坚持着他的“豫满中国”梦想,这是他的创举,也是他的追求。坚守梦想的过程中,他常常感到无奈。

由于河南酒类市场高度开放,全国各板块和品牌逐鹿中原,竞争残酷,对豫酒压力很大。熊玉亮意识到,对于一度沉寂,当时正处于恢复阶段的豫酒来说,单打独斗显然没有太大的优势。只有集体抱团出击,才能实现共赢。
河南省酒业协会担当起组织者的重任。从2005年起,河南省酒业协会提出豫酒“抱团打天下”的理念和发展思路,以“豫满中国”为主题,团结和带领河南的知名白酒企业、啤酒企业、酒业经销商参加全国大型展会,树立豫酒的整体品牌形象。
每到一处,豫酒军团均召开新闻发布会,壮大整个团队的声势,都会赢得广泛的关注。
谈起抱团发展,被称为“豫酒军团总司令”的熊玉亮感慨良多:“抱团打天下,以团队的形式出现,对打造强势豫酒品牌形象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下一阶段要力求实现“抱团”的升级,不断深化豫酒抱团打天下的内涵,深化企业间的竞争和合作,包括融资、重组、强强联合组建企业集团,倡导企业间差异化竞争。”
除“抱团打天下”外,熊玉亮多年来一直在倡导“我们一起喝豫酒”、“河南人喝河南酒”,为豫酒的发展营造氛围。
这样的倡导被一部分人曲解为狭隘的市场保护,而在熊玉亮看来,喝豫酒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情怀,是对当地产品的一种认可、一种包容、一种自豪。
他一直有个心愿:每个喝酒的河南人,都以向外商或外地客人介绍豫酒为荣,那么,河南的消费氛围该会是多么和谐。

无奈与坚持

经过长达10年的豫酒复兴历程,熊玉亮认为,河南酒业基本完成了前期阶段,即豫酒已走出了低谷,开始了全面攻坚。
但在谈到今后河南酒业的发展时,他说,豫酒前途辉煌,但任重而道远。因为豫酒不要说和川酒、黔酒相比,就是和周围的苏酒、鄂酒、皖酒、鲁酒相比,差距也非常大。
熊玉亮认为,豫酒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缺乏个性化产品,风格不突出。“酱香酒卖不过贵州酒,浓香酒卖不过五粮液,清香酒卖不过汾酒,芝麻香酒卖不过鲁酒。而河南白酒卖什么,香型是什么,没有独特的个性,消费者也不会在短时间内知道豫酒的闪光点。”
没有个性的原因之一是,豫酒都被川酒同化了。熊玉亮讲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全国原酒的流通开放,四川有原酒生产的历史,开始向全国销售,把河南消费者培养成川味酒的消费者。再加上河南对原酒重视意识不够,很多企业生产力不足,从四川买原酒,导致豫酒一直缺乏个性。
同时,豫酒企业缺乏持之以恒精神也是没有壮大的一个原因。熊玉亮认为,作为一个酒类品牌要想让消费者认可、市场认同,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他也多次和豫酒企业沟通,发现豫酒企业无论是做产品,还是做市场,缺乏的是那种像做百年老店一样的持之以恒精神。
每年,熊玉亮都会到江苏、山东、四川、贵州等地甚至国外取经,走出去的过程中,他有了更多感悟。
他发现,四川、贵州当地政府对白酒产业的支持力度比较大,从支持白酒发展的相关政策到营造白酒发展的氛围,比如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了文件,要求一律使用本地酒。
而河南的白酒企业几乎没有相关的发展政策支持,河南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也没有喝豫酒的氛围和意识。熊玉亮认为,这是河南白酒企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熊玉亮先后多次上书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建议公务接待、公共采购,一律使用河南产品,包括烟酒。尽管后来,政府部门也曾下文要求公务接待尽量使用本地产品,但并没有具体落实下去。
2009年,龙永图来河南,郭庚茂省长请客,以熊玉亮为代表的河南省酒业协会参与了这次宴请。听熊玉亮谈了行业的情况,郭省长让熊玉亮写一个支持行业发展的文件。等熊玉亮八易其稿写好了,但因为酒行业牵扯到好多部门,最后不了了之。
熊玉亮连续11年提议案建议酒立法,也是一直没有结果。即便这样,明年,他还会提建议。
翻开之前写的很多文件,熊玉亮颇感无奈,他说:“与豫酒同共荣”,这样的表达颇有几分悲壮主义色彩,“一直在奋斗,不管遇到什么挫折。”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王振芳)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2-23 18:45 , Processed in 0.0381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