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农药市场上,非专利产品已占到了75%,未来4年内,还将有40个国外农药品种专利过期。到2023年,全球将有166个农药相关的专利过期,预计新增市场价值可达110亿美元。在目前我国农药行业创新技术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利用过期专利,成为了抢占市场先机的一种可能。那么,我国农药专利现状如何?如何有效的利用过期专利?在利用过期专利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国内农药企业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比如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世界第一的咪酰胺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并拥有生产能力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辛酰溴苯腈原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专利过期农药的有效利用专题研讨会上,针对如何对专利过期农药进行更有效的利用,专家们也进行了热烈讨论。他们普遍认为,用好了专利过期农药将为国内农药企业带来大市场。
开发出属于自己的农药专利技术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但实际上开发专利并非易事,农药专利研发投入大、创制周期长等特点,使得我国大部分农药企业在专利开发道路上步履维艰。一位农药企业的研发人员告诉记者,通常研制一个可工业化的新农药至少需要投资8亿美元,还要筛选12万个化合物,耗时至少也要9~10年的时间。 “对于我们这些中小企业来说,自己开发专利太难实现了,我们在科研上投入就没法跟国外的大公司比。”一位小企业的负责人说。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农药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大部分企业的研发还主要停留在仿制国外产品的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农药技术经济发展中心技术总监胡笑形表示,不管是研发型公司还是以仿制为主的非专利公司,现在都非常关注专利过期农药的开发和利用。中国化工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蔡志勇告诉记者,过期农药专利是失去了法律效力的专利,成为了公有技术,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虽然在法律上是失效了,但是这项发明并没有失效,依然是有用的发明、先进的技术,可以发挥出经济效益。以草甘膦为例,虽属于过专利期产品,全球年度销售额却在140亿美元以上。 “如能用好专利过期农药,不失为农药企业扬长避短的良策。”很多专家都对记者表达了这样的看法。胡笑形认为,新农药创制周期长、投资大、成功率低,对科研团队水平要求也高。如果能有效的利用到期专利进一步创新,也可以降低研发的投入和风险。赵霞则表示,针对现阶段我国农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情况,合理发展专利到期农药品种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研发投入和风险,也有助于我国农药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对于我国农药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非专利农药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为企业提供机遇,据了解,目前全球非专利农药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专利到期产品和非专利农药产品占领农药的主要市场,约占70%的市场份额。2010年全球农药市场价值约为441.95亿美元,其中专利保护期产品约占30%,非专利产品约占27.5%,而专利过期产品所占份额最多,约为42.5%,总金额达到187.83亿美元。 “目前非专利农药市场表现了非常强劲的态势,今后有效的开发利用即将专利过期的农药,是决定我国农药工业发展速度与水平的关键之一。”胡笑形说,“我国农药企业要抓住机遇,要充分利用即将到期的农药专利。无论是农药中间体,还是农药有效成分的开发,都必须从专利技术入手,在前人的成果技术上,通过改革、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这样才能推动农药工业的发展与提升。”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2:12 , Processed in 0.0448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