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一张难得的农民证

2012-12-5 15:49| 查看: 291725| 评论: 0|原作者: 鄢和平

摘要: 说到农民,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农民?“农民,播植耕稼者”。意思是说:农民是从事农作物种植的人。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民的经济性质不同。在奴隶社会,有自耕农和隶农。前者是以小块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从事个体劳 ...

例如二:200611日起废止的《农业税条例》意味着我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田赋”终结。农业税这项“千年古制”的最终废除,可以使广大农民手头得到真正的实惠,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例如三: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总体围绕“少取”“多予”的政策。这一陆续实施的系列强农惠农的财政政策包括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其中,“以四减免”为主的税收政策成功地实现了全面取消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目标;以“四补贴”为主的支出政策则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粮食生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同时,一号文件通过支持“六小工程”、“两免一补”、“三奖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中央财政连续7年的安排用于“三农各项支出的年均增幅超过了20%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5955.5亿元,增长了37.9%,其中中央财政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达到1027.7亿元,增长了107.7%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安排合计12286.6亿元,增长17.9%。巨额的财政支农资金犹如春天的甘霖,给广阔的农村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

“没有富裕的农民,就没有富裕的中国;没有农村的稳定,就不可能有一个稳定和谐的中国社会”。一句话,中国的改革都是从解放农民开始的。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这些措施促进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巨变,也让农民得到一个河西三十年。

 

“农民”将成为一种职业

 

笔者通过近几年对农民性质的研究认为,其实每一个农民都是一个非工商性质的“企业”,具备产供销和人财物。以水稻生产为例:首先,要按照市场进行计划与组织(农民缺乏计划性和市场分析,一般按照经验耕作)采购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原材料);其次,进行耕地整理、施底肥、播种、育苗、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生产(产品制造过程);再次,水稻(产成品)整理入仓;最后留足口粮后上市场卖出水稻(商品交易),换回一季水稻的生产经营收入。除此之外,还有牛、犁、耙等生产工具(物)和种植过程中的劳动力(人)的管理。以上所列的这些生产性元素完全符合一个企业性质。然而,这种结构的“企业”,生产工具简陋,劳动强度大,产成本高,经营管理落后,投资回报率低,根本别谈什么效益了。

随着土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经营的加快,未来农村的土地,应该是“企业”的战场,而不像现在是一个一个老年人、妇女忙碌的“田间”。应该按照“企业”的构架,将播种,打药,锄草,去萝卜缨、收玉米、土豆等进行工种细分,分化出植保员、经纪人、农机员、防疫员、信息员等职业。让农民像律师、会计一样持证上岗,没有专业的资格证,是不能种地的。

这样一来,农民这个称呼,不仅仅意味着他的职业是种田,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等级、一种身份、一种生存状态、一种社会组织方式、一种文化乃至一种心理状态。职业农民的兴起,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打破了这个延续千年的隐形枷锁,成为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的骨干力量。让农民成为一种职业,将是“支部+协会”“合作社”“公司+基地”“企业种地”模式的必然前提

难得的农民证

 

     笔者近来参与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的《三农优化改变中国》研究项目。该项目其一是主要围绕“如何来种地”课题,实施企业下乡工程,发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科技化、生态化、创意化、品牌化和城镇化”企业种地的九大优势,打造“三农”优化发展示范区,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倍增,实现企业种地的价值飞跃。其二以乡(镇)为单位整合土地等各种“三农”资源,采用“三三制”土地置换原则,打造“三农”优化示范区,即通过农业产业聚集模式,建立以文化创意为产业链突破口的区域发展平台,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其三,项目之核心是通过土地转让、租赁和入股等形式,在保障农民效益倍增的前提条件下,通过农民生活用地的科学规划,结合绿色科技合理平面布局,统一建设“水平型合院里坊”和“垂直型合院里坊”,并每户同步设计屋顶温室菜园,空中自然花园,极大地提升农民的居住质量,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农民幸福生活在自己的美好家园。

    《三农优化改变中国》所有的目标都是实现笔者在《裂变模式中的新机遇》一文中所描述的画面:

“同样是这个农民,穿着居家服,脚蹬拖鞋,手端茶杯,站在自家飘窗前,看着夕阳下穿梭在金色大地里的大型机器,嘴里喃喃自语道:今年的分红又不少啊!”

笔者畅想,未来要是想获得一张农民证书已经很难了!

 

(编辑/惠永生 huiyongsheng3210@126.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鄢和平)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4-8 14:11 , Processed in 0.07426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