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行业第一股”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Z75.SEX)对外宣布进行私有化股权回购,在新加坡证交所上市6年后,最终选择退市。 该公司大股东已经发出收购要约,按照新加坡交易所规则,思念食品将在大约100天内完成私有化退市程序。 思念食品董事长、大股东李伟在解释退市原因时表示,现在股市比较低迷,思念食品的价值也被低估,逢低吸纳比较合算,大股东收购给大家一个不错的套现退出的机会。 思念私有化 10月15日,思念食品董事长李伟与一致行动人发出私有化要约收购,拟以每股0.186新加坡元(1新加坡元约合5.11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思念食品在外流通的股份,当天,思念食品股价大涨6.7%,收盘时接近0.19新加坡元/股。 按照新加坡交易所规则,思念食品将在今后大约100天的时间内完成退市程序,但“理论上成功与否存在不确定性”。 对于思念的即将退市,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向记者表示,该企业退市主要是受全球经济形势不景气拖累,新加坡经济发展放缓,致使其资本市场低迷,另外也受到了以中国印染为代表的财务诈骗等负面事件影响,中国企业在新加坡资本市场的形象被负面化,企业的股价被拖累。 李伟在谈及退市想法时也直言:“市场交投清淡,流动性差,再融资困难,这种情况下维持上市公司成本高昂,没有意义。同时由于交易量低迷,不少投资者退出困难,大股东收购给大家一个不错的套现退出的机会。” 李伟认为,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上,低买高卖是一件很自然的决策。现在股市比较低迷,思念食品的价值也被低估,逢低吸纳比较合算。而从另一方面说,新加坡股市流动性差,再融资能力基本丧失,这个时候,再付出高昂的成本维持上市公司地位已经没有实质上的意义。 在思念食品10月17日停牌之前,其创始人、大股东李伟直接或间接持有思念食品46%的股份,其一致行动人持有13%的股份,也就是说,李伟需要回购41%的股份,而这部分股份的价值约为人民币5.35亿元。 李伟将如何筹集这笔回购股权的资金呢?对此,李伟本人并不想提及,思念方面也声称这是大股东个人自筹资金的问题,与公司无关。而一位接近李伟的知情人士透露:“其实李伟的资金缺口并不大,首先他在其他产业的投资上有一些收益,另外,上一次批股(大股东减持股票)还剩余了一部分钱,剩余的一部分缺口由北京嘉富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思念食品上市、退市中唯一参与的基金)以债转股的方式提供支持。” 6年套利14亿 经历了上市、退市,思念食品赴海外资本市场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思念用六年时间获得了什么?据北京嘉富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锦桥算的一笔账显示:2006年8月,思念食品在新加坡证交所公开发行3.75亿股,其中2.5亿股为新股,其余1.25亿股是股东配售股,发行价为0.54新加坡元/股,市盈率约为11倍,融资5亿多元人民币,加上之后的一次再融资和大股东批股套现,其在新加坡证券市场上募集到了大约20亿元人民币,而现在其用不到6亿元的价格赎回股权,获得了近14亿元的回报。 根据公告测算,0.186新加坡元(以1新加坡元约合5.114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的价格,为收购要约公布日前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平均股价的121.2%、131.3%和137.6%,也是近一年半以来思念所达到过的最高收盘价。 同时,李伟及其一致行动人共计持有思念50.13%股权,约6.893亿股,要约部分为49.87%,需耗资1.275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6.521亿元)。 而2006年8月18日,思念食品以0.54新加坡元/股的价格登陆新加坡证交所,发售2.5亿股新股,募集资金1.35亿新加坡元,以当时汇率计算,超过6亿元人民币。 “期间,思念食品还进行过一次再融资,李伟及其一致行动人在股价暴涨后大笔套现过,IPO募集资金、再融资募集资金与套现金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6年时间,李伟和他的思念将以上市再退市的方法套利14亿元。”河南一位熟知李伟的企业老板告诉记者,思念退市“坑”了新加坡股市。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14:51 , Processed in 0.0443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