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州省省会贵阳一直往北,驱车 4小时,行程215公里,便可到达一个四面环山的小镇。如果不是“国酒茅台”过去10年在中国白酒市场和资本市场一骑绝尘的表现,或许没有多少人会真正造访这个坐落在贵州省仁怀市赤水河畔的偏僻西部小镇——茅台镇,虽然,早在1915年,“茅台酒”便已扬名世界。 由于地处贵州西北部大娄山脉的一个斜坡上,整个茅台镇几乎是依山而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镇里的居民只能靠着一条土路往返于山脚和山顶。而贵州茅台酒厂,就修建在半山腰。当地人说,十几年前,茅台酒厂往山下运酒,还都只能依靠人力。每天早上,都会有大量的民工,用背篼背着一箱箱的茅台酒往山下送。 但如今的茅台镇,早已今非昔比。通往茅台镇的国道,已被前来运酒的车辆碾压得破烂不堪,而每逢销售旺季,茅台酒厂里都挤满了拿着“批条”、等待买酒的客户。 对于茅台酒厂而言,这意味着无法阻挡的财富。于2001年8月登陆资本市场的茅台酒厂(贵州茅台,600519.SH),上市之初市值不到90亿元,但如今已高达2000亿元。 贵州茅台市值急剧膨胀背后,是其惊人的业绩增长。2001年,其仅销售了5204吨茅台酒系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6.18亿元、净利润3.28亿元;而2010年,其已生产了32612吨茅台酒系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16.33亿元、净利润50.51亿元。 也就是说,过去10年间,在销量仅增加了约500%的情况下,贵州茅台的销售收入增长了619%,净利润却增长了惊人的1440%。道理很简单,10年前“出厂价”仅为185元/瓶的53度飞天茅台,如今已飙升至619元/瓶。 这是一家“奢侈品企业”才应有的增长轨迹。事实上,2011年11月已有消息传出,茅台将向世界奢侈品协会申报“奢侈品资格”,但后因舆论压力而放弃。不过,2012年1月,茅台酒仍入选了某机构评选的“全球十大奢侈品品牌排行榜”,并位列第四。 显然,对于以“逐利”为本能的资本而言,这是一个绝佳的投资品。不过,上市已经10年、目前市值高达2000亿元的贵州茅台,已很难给它们提供太多的机会。 对于这些迟到的“掘金者”来说,更好的选择是,打造另一个茅台,就在茅台镇。因为,正如许多当地人士所言,如今的贵州白酒,如果不打上“茅台镇”的印记,几乎就没有市场了。与茅台镇邻近的鸭溪镇的没落,便是一个例证:当地的“鸭溪窖”,曾经被称为“二茅台”,如今却已鲜为人知。 茅台镇空气中弥漫着挥之不去的酒糟味。而大量嗅觉敏锐的外部资本,已经循着酒香涌入了茅台镇。早在1999年就收购了茅台镇一家酿酒企业的天津天士力集团,于2011年宣布追加30亿元投资用于扩大生产规模。2011年5月,海航集团以7.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度被誉为“仁怀四大名酒”之一的怀酒。 而更多的涌入者,并不若海航、天士力等这般声名显赫,或行事更为隐秘。 在茅台镇,公路两旁到处都是酿酒的小作坊,包装得像普洱茶饼一般的酒曲,大大小小地堆放在路边,而路边的山壁,很多地方已被挖塌。镇里的人说,这些,都是那些“急着建厂产酒的老板”在山上挖土填地造成的。 这就是2012年初的茅台镇,让一个外部来客,在兴奋之中,隐约有一点惴惴不安。 “茅台”财富效应 有人用“液体白金”来形容茅台酒,或许并不为过。因为,茅台酒不仅有着比肩黄金的增值速度,而且,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龙年春节前,贵阳市乡村旅游促进会副会长徐平,每个礼拜都要在贵阳和茅台镇之间往返两三次,目的就是“买茅台”。那段时间,为了采购5件(1件=12瓶)用于接待的53度飞天茅台,徐平跑遍了贵阳市所有熟识的茅台酒专卖店,可得到的答复只有一个——“没货”。徐平也找过了在茅台酒厂工作的朋友,但朋友告诉他,今年茅台酒厂的普通员工每人只领到了2瓶茅台酒,而这根本满足不了他的需求。 无奈之下,徐平只能找市里的领导拿到了批条,并亲自到茅台镇拿酒。根据以往经验,这一直是买茅台酒最为稳妥的方式,对于省市政府的批条,茅台酒厂一般都会尽量满足。 然而,往茅台镇跑了大半个月的徐平,最终也只拿到了1件酒。虽然相比原计划打了不少折,但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那段时间,茅台酒厂里停满了各种牌照的小轿车。有批条的,能进酒厂的行政大楼里,等上几天,多少都能拿到些酒;没有批条的,只能在院子里等,很多人等了一个礼拜,也没有拿到一瓶酒。” 拿着“批条”的徐平,更应感到庆幸的是,2011年底,飞天茅台的终端零售价已经突破了2000元/瓶,部分地区甚至高达2300多元,即便贵州茅台董事长袁仁国提出了959元/瓶的“零售终端限价”,也未能阻挡其上涨趋势。 “提价”与“紧缺”并行,为贵州茅台过去10年的业绩高速增长和市值不断膨胀,提供了最好的解释。它也因此成为国内资本市场最具传奇色彩的大牛股。自上市以来,贵州茅台股价一直稳步上涨,到目前为止,其实际复权股价已经相当于1000元以上,相比2001年8月上市首日的收盘价31.55元,累计涨幅高达3000%。此间,长期投资贵州茅台的林园、但斌等知名价值投资者,均获利不菲。 这一趋势,至今仍未改变。贵州茅台公告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其营业收入高达136.42亿元,净利润69.3亿元。而2010年全年,其营业收入也仅为116.33亿元,净利润仅为50.51亿元。贵州茅台近期披露的信息显示,其2011年的净利润还将同比增长超过65%,至少为83.34亿元。 贵州茅台的持续“升值”,也直接拉动了茅台镇当地其它酒企的销售。上世纪90年代就已开始在茅台镇做白酒生意的君丰酒业总经理谢勇说,他要感谢茅台酒,若非茅台酒提价,他们这些当地的白酒企业不会有这么大的利润空间。 “现在,就连以往酱香型白酒最难推广的江浙市场,也出现了抢购的热潮。”谢勇说,最近江苏有两家公司在争夺他们的代理权,前两年,君丰只要几十万元的代理费,今年已经涨到了300万元,而两家公司都是以前的合作伙伴,出价又相当,这让他感到十分为难。 而在君丰酒业车间里,工人们正加班加点为北京一些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生产“定制白酒”。谢勇说,去年,很多政府部门和企业买不到足够的茅台酒,就找茅台镇一些较大的酒厂专门定制。有人甚至拿着几百万元的现金直接上门,只要求“酒是真酒,包装要有档次”,“价钱不是问题”。谢勇指着一瓶龙纹瓶身的5斤装白酒说,这瓶帮北京某电力系统定制的白酒,售价超过5000元,而类似的定制酒占了君丰酒业2011年整体销售额的30%。 而对于茅台镇及周边地区的居民来说,这家明星公司最吸引他们的是,待遇高,福利优厚。甚至,许多大学毕业生,都希望挤入茅台酒厂,哪怕是做一名普通工人。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11:39 , Processed in 0.0397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