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八大”)召开一个月有余,它的意义和影响还在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 在“十八大”上,民营企业家党代表队伍无疑备受瞩目。据统计,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的民营企业家共有27名,伴随着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民营企业家正在一步步走上中国最高政治舞台。 “十八大报告中还提出党代表的提案制,这是惊世之举,党的会议是决定宏观方向的,其中民营企业的意见会更多地被重视。”河南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说。 虽然民营企业“党代表”预示了一个方向,但在“党代表”这个具有领导阶层意味的群体中,绝对数量只是百分之一而已。 即便民营经济已经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民营企业却仍然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事实上,民营企业面临着税费高、行业门槛、不公平竞争等问题。在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民企往往首当其冲。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信贷危机等种种考验之后,民企因缺乏资金和政策的坚强后盾,生存状态恶化已经成为事实。 “十八大”作为中国的政治和经济重要会议,决定着未来十年的政策方向,又会给民企带来哪些机遇?在“十八大”这个契机下,民营企业在看到机遇的同时,考虑更多的是,未来十年如何实现创新、转型与突破? “蕴藏着许多政策机遇” “做企业的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抬头看路。”这是采访中所有民营企业家的共识。 在张保盈看来,十八大工作报告蕴藏着许多政策机遇。 首先,十八大报告中提出“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在张保盈看来,“双翻番”的意义重大,以前提的都是国内生产总值,这次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也列入计划。“这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起到重大作用”。 其次,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等内容,将有利于企业长足发展。 “五位一体”的提出也是“十八大”的亮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取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和谐发展,中国需要做很多包括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多方面的努力,最终要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各方利益诉求达成新的平衡的目标。 “五位一体,生态农业建设就意味着中国的工业、农业要发生全面变化,这就是商业机会。”张保盈说。 十八大报告中还提出“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 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等内容,得到了企业高度关注,期待后续政策措施尽快出台。 赢销力咨询培训机构董事长王冠群最近关注的热点也是“十八大”,他同样从“十八大”中看到政策机遇。 生态农业、文化产业是他所看好的发展方向。“‘十八大’提出文化强国就是一个方向。”王冠群说,厦门一家大型书店的发展就可以看出国家对文化的重视,这家书店本来是计划倒闭的,但国家对文化的重视,让这家书店获得了极大一笔资金扶持。 政策机遇只是一个方向,最终要看政策如何落地,地方配套政策如何落地。采访中,有人持这样的看法:“目前大家凭空去推测民企的机遇,犹如算命,是个概率问题。政策下一步将往哪里走,怎么走,目前看不清,说不明,道不透,企业处于迷茫状态。” 尽管如此,该人士依然表示,企业对大方向还是要密切关注。 转型与创新 “十八大”决定了未来十年的政策方向。下一个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有挑战性的十年。那么,豫企如何适应这个大环境,进行转型和升级? 民营企业家们特别关注创新的问题。他们表示,转型和创新是企业、经济、社会得以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唯一出路。 张保盈认为,“十八大”之后,企业必须转型升级,否则就是死路一条。“‘五位一体’是改变中国未来二十年的重要一点,‘五位一体’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很重要的位置,这意味着服务于生态环保的企业将加速发展,而与生态环保理念相背离的企业,都会被淘汰,包括房地产。” 中小企业很多都在想如何完成原始积累,但在生态建设日益加强的今天,如何结合环境和能源政策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挑战,生态和能源的健康发展将成为一票否决的重要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转型和创新成为企业的选择。“双翻番”是张保盈认为的企业必须转型创新的又一原因。“社会消费总额要翻一番,原来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出口、投资、消费,而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将来中国会转变成消费型社会,我们大量满足国民的需求,大量的工业和服务体系都要面临转型。” 比如瑞贝卡,前几年瑞贝卡90%以上的产品都靠出口,但现在瑞贝卡开始重视国内市场。“以出口型为主的企业经营模式都将发生变化。”张保盈说。 河南天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永光说:“在胡总书记的讲话中,我还留意到一条,就是创新。他提出了体系创新、产学研创新、科技创新,我觉得,我们企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能够发展,就需要在精神上思想上文化上不断地创新。” 范永光之所以对创新关注是因为,他所做的外墙保温材料就是以创新为基础的,他在改良原来外墙保温材料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专利,并且符合国家的生态环保概念。 在他看来,未来的十年是充满机遇的。尽管机遇需要政策的具体落实。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3:09 , Processed in 0.0366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