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二:风险 风险一:自然灾害频繁,小麦赤霉病玉米粘虫加台风 虽然2012年国家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但老天爷还是用几场灾害给农业生产者一个脸色,来证明他依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因素。今年春天,整个黄淮海地区大面积发生的小麦赤霉病,让广大农技工作者反应不及,部分地区的产量受到了影响。秋季,东北地区更是普遍发生粘虫灾害,农民眼睁睁看着自家的玉米被虫子一点点吃掉。据说,人到玉米地里走一圈下来,满身都挂满这种小虫子。还有今年台风多次发生,使难得一见台风模样的东北,大受其害。据统计,仅吉林一省,因台风导致玉米倒伏的受灾面积就有四十多万亩。东北今年还发生了多起大面积的农药药害或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国内几家比较大的厂家在东北损失惨重。本来十分安全的药剂也出现了不应有的问题。比如磺草酮类产品今年在玉米上发生药害;巴斯夫的苞卫在个别地方也发生使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风险二:使用风险依然,农药被误用错用仍普遍 受中国农村人员现状的影响,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农民误用、错用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对于农药,有很多人存在误解,认为只要是蔬菜药物残留,都是农药惹的祸。事实情况是,并不是所有的蔬菜农药残留问题都怪农药,有很多好的农药,被使用者用坏了。比如说,“敌敌畏”
一般在使用14天后,蔬菜上基本就不存在毒性问题。之所以会出现“毒蔬菜”,是因为种植者等不及14天就采摘上市。不止“敌敌畏”,还有很多好的农药都被用坏了,像二氯喹啉酸,本来是很好的水稻除稗剂,可现在在苏皖以及南方很多区域都失去了应有的使用效果,原因是药物违规加量使用所导致。我们去一些农村看,如果农民看到说明书上写着,每亩地用2克,常常会掂量一下,觉得太少了,自说自话地多加点。如果要求早晨7点到9点用药,也很少有人会遵守说明书。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时候,检测发现会有100倍的浓度超标。综合考察发现,在农村,农药被违规使用的风险依然很大。 风险三:资金安全风险加大,跑路现象时有发生 农药经营是一种资金高危行业,从生产企业到零售店,无不危机四伏。为什么说农药经营是一种资金高危的行业?主要原因是农药行业存在大量赊销。现在的农药市场是,厂家赊给经销商,经销商赊给零售商,零售商赊给农民,一级一级往下赊。农药的使用者是农民,而“消费者”是庄稼。庄稼满不满意,靠的是使用者——农民说了算。而农民对农药使用效果的评判,绝大多数靠的仅仅是直觉——眼睛观察的直觉。但是,农药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资,它的效果的发挥,不仅仅靠得是自身的质量,还需要使用者的科学规范使用、适宜天气、温度、光照等等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果有一项因素出了问题,农药的使用效果就有可能大打折扣。而当农药使用效果不理想时,最终受到指责的往往只是农药本身。农药的使用效果,生产厂家很难最终把握,而药又是赊出去的,所以,农药使用效果的风险很多就转化成了资金的风险。 2012年,农产品价格不是很高,特别是多种经济作物价格几乎跌进谷底,而种植的成本在增加。同时受经济形势和金融环境变化的影响,种植户、农资经销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不在少数。不论从生产厂家,还是经销商来说,资金安全的风险都在加大。在2012年,我们听说的经销商跑路、种植户由于受灾跑路的时有发生。
主题词三:问题 问题一:农药残留问题接连爆发 4月某国际环保组织通过检测,曝光中国茶叶及全球最大茶叶品牌“立顿”在华的产品存在农药残留问题。6月在烟台红富士苹果主产区,栖霞和招远当地果农大量使用加药果袋被曝光。8月张裕葡萄酒农药残留事件被披露。一系列农药残留问题给中国农药行业披上了一件不光彩的外衣。 问题二: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产品严重不足 业内人士估算,国内生产的农药品种约260多个,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只有27个,至于出口到国外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几乎是零。 中国市场上的农药,几乎都是国外公司的创制产品或专利过期产品。比如,大范围使用的农药“吡虫啉”,其知识产权属于德国拜耳公司,且它未在中国获得知识产权。目前,国内有75家企业生产这一农药,其中有13家合成原药。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水平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宗农药产品产能严重过剩。这些问题,让国内的众多农药企业活得都很累。 问题三: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 我国现有农药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至今尚没有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销售额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250余家。 问题四:减排任务重,废弃处置缺乏有效处理手段 农药原药生产未反应原材料和副产物回收率低,废水含盐高、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浓度高,一些特殊污染因子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大部分原药生产企业不具备有效处理特殊污染物的能力。乳油等含有毒有机溶剂的制剂仍较多,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尚未全面开展。 看看2012年,所有的农药人心头有忧有喜。忧的是原来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喜的是改变的曙光在显现。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8:23 , Processed in 0.03822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