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夏津当地的种植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棉花面积减少,小麦面积增加,而棉花相对用药期长,用药量大,所以,按当地分析,农药实际需求下降,小麦害虫危害不重,加之今年政府采购,而且产品涉及杀虫、杀菌、营养全面覆盖,对农药经销商已经形成了很大威胁,只是相对政府发药的时间稍微靠后,才让农药经销商得以喘息,在时间上给销售和库存一个缓冲。唯一稍有改观的是,农民在小麦除草剂上,已经不再选购低档次效果差的普通除草剂了,常规的苯磺隆和二四D也逐渐被市场淘汰,除草剂成为了小麦用药中的利润增长点,就目前来看,国家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强,明年继续免费发放种粮用农药的可能性在不断加大,种粮区的单纯农药经销商势必要在特色产品上下文章了,营销始终围绕着需求。而再好的营销手段,也抵不住政府免费的冲击波,农民没有理由拒绝政府的恩惠,所以,单纯粮食种植区,必须转变思维,突破常规。 高端产品受欢迎 棉花价格持续低迷,棉农植棉的积极性受挫,近而影响到了人们管理棉花的热情,种一亩棉花不如去打半个月的工,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提升,人们也开始对农药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往农民打药都是一周以内打一次,把打药当工作,打药就随之成为了习惯,三五天一遍,不打药心里不踏实,而随着高端生物农药的推出,像康宽一类为代表的产品,持效期在二十天左右,人们逐步接受并认识,这类产品把整个打药的习惯改变了,为农民减少了打药次数,节省了人力物力,高端产品让农民见证了奇迹的效果,所以,今年在棉花用药上,人们开始走高端路线,价格是其次的,只要体现出产品价值,贵点也能接受,从这点看,农药经销商是很大的利润增长点,以往产品每大瓶子打二十桶水最多能赚到一两元钱,现在一桶水最少能挣到五毛钱以上,虽然使用周期拉长了,但是利润并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 值得担忧的是,以康宽为代表的产品,市场今年已经泛滥,产品质量和价格也是有很大差异,这也为未来的农药销售埋下了隐患,市场同类产品繁多,农民已经无法用肉眼辨别,借证套证,甚至无证的这类产品已经比比皆是,在和农民交谈得知,农民大多还是看的价格,康宽八九元钱,农民是问的多买的少,知道产品好,可是种大田作物收入少价格不能接受,而国产这类产品价格又在两元到五元之间,农民还是喜欢买用的起的产品,国产的同类产品效果用着也不错,所以在竞争中,价格成为主因素,就怕来年那些唯利是图的厂家,一味的降低价格,不去顾及产品效果,有些厂家更是走捷径,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农民在选用农药上,还是很少看重品牌,正给一些贴牌的产品制造了机会。在这点上,只能希望经销商严把进货观,为了农民也为了自己做的更长久,不希望高端产品被李鬼所击倒,不能让农民对高端产品失去信心。 除草剂、拌种剂成新宠 在棉花区,产品库存还是经销商最头疼的问题,进的少了不够卖的,进的多了卖不完,尤其今年7月份用药旺季,持续的阴雨天气,整整一个月无法用药,库存让经销商苦不堪言。这个问题就需要二批商自己把握各种客户和库存了。 在玉米产品上,新生的二点委夜蛾已经严重危害了玉米生产,而农民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拌种防治,喷药防治,这又是未来的一个增长点。而东北突发的粘虫危机,更是让经销商和农民始料不及,突发性和时效性对经销商也是一种考验,快速组织优质货源,快速反应也是利润的致胜点,平时没有抓到好产品,一旦机会来临,不是没产品,就是因为产品质量不过关而而错失机遇。在玉米除草剂也是推陈出新,单一的封地面的产品随着小麦机收程度的不断增加,麦秆等残留物增加,一般除草剂效果令人惋惜,一封一杀的除草剂效果独树一帜,来年肯定成为经销商和农民的新宠。综合来看,以往不被经销商看好的低利润产品,除草剂,拌种剂,将成为农药经销商利润的增长点。 经销商向农技专家转变 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植已经不能让更多农民富裕起来,土地流转大户种植已经开始,靠规模要效益,所以,以后农药经销商将面对的不再是成千上万的农民,而是种植带头人或者承包人,培养自己的客户群体,树立良好的口碑,不断的积累自己的人脉便是当前之重,真不知道明年哪个种植大户是多年靠信誉交下的朋友呢。一味的追逐眼前利益都不是长久的,农药是品牌,人也是品牌。好人品才是金子招牌。 一年又一年时间在流逝,农药经销商已经不是以往单纯的低价进高价卖的商人了,经销商逐渐变成了一个新产品的推广者,已经变成了农技推广员,不但要熟知产品特性,更要掌握作物生长规律,更要准确的了解农民的诉求。这就要求农药经销商要不断的学习再学习,努力再努力。 其实,目前的经销商缺的是思路和境界,他们需要找寻一种方法,以图捷径与便利。当种种促销手段已经对农民用过之后,最终农药的销售还得转变到技术和服务中去,降低利润,减少中间环节费用,为农民提供用得起的好药才是硬道理。和农民交往,在我的字典里就是交心,将心比心卖好产品,树好人品,才是持久经营之道。 (编辑 安亚杰anagel@yahoo.cn)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4-8 07:26 , Processed in 0.04245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