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不景气的市场, 你自己景气不景气

2013-2-16 16:03| 查看: 358434| 评论: 0|原作者: 魏 庆

摘要: 前些天,收到编辑部转来一封读者的邮件,请我对这位读者面临的问题提供一些指导意见。来信如下: “尊敬的各位专家前辈: 你们好! 本人一直是贵刊的忠实读者。从2005年从事销售工作到今,我从一名基层业务做到负责一 ...


经济危机怎么应对 

2013年的规划?这个话题很大,写一本书也不过分,在此只能罗列要点,讲讲在年度规划中容易被忽略的事情:

第一,不要用财务眼光制定销售年度规划

现在很多企业的年度销售规划是按照财务导向做的。首先是分各市场任务量,然后确定市场投入费用比例,最后制定费用超额奖罚……这种规划报表看上去完美,但却完全是在制约销售。

第二,展望未来的前提应该是先回顾历史

在你做2013年规划的时候,一定先把今年的问题搞清楚。应该先回顾2012年销售数据,明白该年的增量来自于哪些产品、哪些区域、哪些经销商,再确定明年的“机会产品”、“战略增长区域”、“机会渠道”……确定销量增长模式后,再配套财务控制,才不至于本末倒置。

第三,增量的主要方向 

增量的主要方向无非是区域、产品、渠道、经销商、终端、价格秩序、促销、团队管理等几个维度,面对的市场问题无非也就200多个,而这200多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民间早有各种版本流传。说起来话太长,拙作《终端销售葵花宝典》的最后一章,专门写到了《区域市场增量模型》,讲解了基础管理增量模型、区域策略管理增量模型、经销商/分销商通路管理增量模型、延伸网络细化渠道增量模型、终端管理增量模型、打击竞品增量模型等18种有普遍意义的“非促销增量方法”,其中每一条增量方法里面又包含很多细分的途径和动作,18种可以分解成283888种……其实,区域经理要是能站起来像内行一样俯瞰这个市场,就会发现还有很多销量机会,而不是只能通过促销来增量。

由于本文篇幅所限,此处不再赘述,大意示例如下,大家可以触类旁通:

区域(经销商)维度:分析数据,2012年哪些区域(经销商)的成长低于预期,哪些区域(经销商)的成长高于预期?这些就是“问题区域”和“潜力区域”。去实地走访认真检视,问题区域(经销商)一定是有原因的,要找到问题及时救治,让它2013年不至于拖后腿;潜力区域(经销商)要看看是不是真的有利好消息,要不要增加人力、增加市场费用趁热打铁把它做起来。对那些有增长潜力的经销商,一对一跟他们谈支持:你今年多少量,明年期望你做到多少量、做到多少铺货率、开发多少分销商,我们给你什么人力物力支持……这一圈工作踏踏实实走下来,找到增量区域(经销商),明确增量目标和配套支持以及时间进度,心里就会有谱一些了吧。

第四,抓机会

就来信而言,我想提醒一下,如果你的品牌不够强势,请关注抓“机会网点”、“机会产品”。举例说明如下:

1.突出优势产品:比如统一方便面曾经在战略上输给康师傅一招,康师傅很早就有大口味“红烧牛肉面”,统一公司直到这两年才结晶出自己的优势口味“老坛酸菜”。消费者反应很不错,康师傅又没有这个口味,所以“老坛酸菜”是统一公司的差异化优势产品,那么统一的业务人员应该做什么——把优势产品的铺货率提到最高,在每一个终端尽量先铺“老坛酸菜”,把它摆在最好的排面、最好的位置。优势产品的销售机会要最大化,这不但能提高销量,而且能迅速提高开户率,和终端结下客情,促进其他新品铺货。

2.突出机会产品:什么叫做机会产品?顾名思义,就是有销售机会的产品。怎么寻找机会产品呢?先看本品,本品优势产品当然是机会产品;第二要看竞品,竞品哪个品种在当地卖得很好,这正是告诉你当地的机会产品是什么类型;第三再看当地消费者的使用偏好,也在告诉你寻找机会产品的线索;最后看渠道,不同渠道需要的产品不一样,比如超市需要“看起来打了特价的产品”,乡镇需要低价和“看起来实惠”的产品,麦德龙需要箱装产品,团购需要价格模糊的产品(方便操作当事人礼金)。看本品、看竞品、看消费者偏好、看渠道需求,寻找到自己有销售机会的机会产品,针对机会产品进行铺货。产品选对了,铺货自然会提速。

3.机会产品成系列:机会产品、优势产品铺货快、起量快,接下来要思考机会产品成系列,多规格、多渠道销售,这也是借力打力提高铺货速度的好方法。比如,既然福满多方便面红烧牛肉味已经在当地卖得很好,想提高业绩是再新推一个面霸系列起量快呢,还是集中力量再推出一个福满多新口味?当然是推老品牌的新口味、新规格、新品项起量快!同理,假如A产品在酒店已经很流行,那么在流通渠道铺新品B起量快,还是把A产品包装稍改一下,搞一个A产品流通版去流通起量快?当然是A的流通版。机会产品已经被消费者认可,把它的销售机会最大化,多渠道、多规格铺货成系列销售,这又是个“四两拨千斤”的铺货办法。

4.寻找机会店:比如健力宝一直以来经营品项过度集中(推过不少新产品,但存活下来的很少),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经营风波,导致终端铺货率严重下滑。如果健力宝今天要铺新品,按传统模式挨家拜访成交希望太渺茫(有些终端店甚至可能认为健力宝已经倒闭了)。但是健力宝目前被统一公司接手管理,业绩止跌回升,2010年十几个亿的销量,说明还是有不少终端至今痴心不改仍然在卖健力宝。请问,这些到今天还在卖健力宝的终端对健力宝品牌有没有感情?有没有信任度?这个终端周围的商圈有没有消费者还是健力宝的老主顾?那么健力宝今天铺新产品最容易铺进去的是陌生店,还是已经有健力宝在卖的有货店——当然是有货店!这些店就是健力宝的“机会店”,针对这些“机会店”进行铺货成交才有胜算。

新产品上市总是这样,100个店都卖得不好,总有几个店能卖好。所以销售主管在新品铺货阶段要去抓这些动销好的网点,徒步把这些店走一遍,跟老板聊一聊,看看这些店本身有什么特点,看看这些店产品、陈列、促销、价格有什么方法……只要你用心去看、去问、去体会,一定能找到规律,然后恍然大悟:“我明白了,靠近学校的店能卖得动这个产品”,“我明白了,那些卖不动的店档次太低,要集中力量攻打高档店”,“我明白了,本地人都认当地牌子,我这个外地产品初来乍到铺不动,但是靠近旅游景点的店能卖得动,因为来这里消费的是外地人”,“我找到窍门了,先让业务人员把终端走一边,把客户资料建立起来,把对竞品有遗留问题、有抱怨、有客诉的店统计出来,这些店比较容易攻打进去”,“我明白了,第一步首先专打城乡结合部,竞品在市区非常厉害,但是他的经销商在这些地方配送能力不行,服务很差”……

在品牌号召力不够强大的区域,不要按照传统做法一周一次按线路拜访——弱势品牌广泛拜访很难拿到订单。首先要筛选自己的机会店,安排业务人员先对机会店集中拜访,针对这些机会店设计促销政策,把这些店拿下,建立新产品的“革命根据地”。新产品在这些网点铺货、动销、“站住脚”之后,然后再扩大拜访范围。

第五,圣人不二过

要有自省能力,2012年你一定做错过事情,比如年前备货不足损失销量、旺季经销商车辆不足导致终端断货、乡镇分销商没有及时管理导致四级市场销量损失、人员离职率管理不到位造成大量缺编,旺季产能、销售、储运不能互相协调造成损失销量……你做得再好,也要反思,“假如让我重来一遍”。你吃一堑,长得那一智在哪里?把去年的管理漏洞补上,圣人不二过,重复犯错就是“二”了。

第六,别忘了离职率管理

年终企业要分岗位、分区域检点一下今年的累计离职率/空岗率。每个月离职几个人不觉得疼,年底累计,全年中层、基层离职率超过30%,就很危险,尤其是基层离职率。底层兴,企业未必兴;底层亡,企业必定亡。底层离职率一旦居高不下,说明企业的激励机制没有吸引力,或者产品在终端动销出了问题,业代没法干活儿。关注底层,草根才是主流。有的企业今年业绩很好,但是一盘点全年离职率累计80%,不算不知道,一算嗷嗷叫,赶紧分析员工的离职原因吧,真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吗?那就成了泥捏的营盘。

 

要在这么短的篇幅里告诉大家增量规划怎么做不大可能,所以画几张脸谱大家自检,写几个误区同行指正。最后,我想说:“不景气的时代淘汰不争气的人。”这话听起来比较鸡血,但却是实情。增量的规划方法并不神秘,不但我在书里写过,而且就这个话题很多前辈写了太多文献可供参考。但是,这些规划,做起来一定琐碎复杂绝不轻松,关键看你有没有这个知识储备,看你能不能努力践行,更重要的还是心态,看你自己景气不景气。■

(编辑:吴明housy0116 @126.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作者: 魏 庆)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

酷毙

雷人
6

鲜花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2-23 00:12 , Processed in 0.0402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