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新兴产业的生物农药所占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价值普涨,再加上国家政策和财政上的扶持,给处于“瓶颈期”的农药行业带来了一个新的突破口,为农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曙光。 农药新产业,经济大前景 生物农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2011年,中国生物产业实现总产值约2万亿元,出现了一批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品种。据专家预测,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大幅推进,从健康需求、节能减排、粮食安全、制造业升级等方面来看,生物产业都将继续呈现高增长态势。其中,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最待取得突破性进展,生物农药领域价值普涨,生物制造和研发则具有较大的经济前景,将在未来工业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 发展新机遇,产业新突破 近日,国务院下发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2013至2015年,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生物农药既属于生物制造的范畴,同时也作为生物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领之下,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生物农药是世界公认的环境友好型药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的频次都有增加的趋势,而国内多年来形成的农业病虫害防治片面依赖化学农药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随着害虫抗药性的增加,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逐年攀升,病虫害防治的成本越来越高,农业生态污染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突出。要解决这些现实问题,要实现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生物农业”要有所突破,必须从源头抓起,必须大力扶持生物农药的发展。 绿色防控,生物农药任重道远 生物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绿色防控,绿色防控离不开生物农药。推进绿色防控要坚持“政府扶持、优化技术、保障安全、多元推广”的原则,切实做到与菜篮子工程、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以及“三品一标”等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扶持紧密结合,与产业体系、行业科技等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紧密结合,与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三品”农业生产市场推动和品牌创建紧密结合,与水稻、玉米、小麦、蔬菜、水果等主要作物重大病虫的区域治理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紧密结合,全面提高绿色防控的普及率,大力推进“绿色田园”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国蔬菜、水果、茶叶、东北水稻和玉米主产区病虫害绿色防控总体覆盖率达到30%以上,到2020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总体覆盖率达到60%以上,努力实现园艺作物优势区和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全覆盖,化学农药使用量平均减少20%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农药行业任重道远。 三方着手,助力生物农药推广研发 加快生物农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需要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要加大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力度,以“铁的手腕”坚决禁止农药生产和经销单位生产经营高毒、高残留农药。 二是国家要结合农资补贴或对小麦、水稻等作物在遭受重大病虫害进行直补时,药剂要优先选择生物农药剂型。 三是在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可以对农户直接补贴发放生物农药药剂进行防治,重点对高产创建示范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病虫害统一防治示范区和种植大户进行综合补贴。另外国家应以统防统治为契机,在选购和推广应用生物农药上持续发力。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农药行业必须要抓住机遇,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大技术进步的力度,加快生物农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步伐,在生物产业上要“有所为”,要有“大动作”,要有“新突破”。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2:01 , Processed in 0.03462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