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仅对武将如此,对文臣也不例外。例如,在其谋士郭嘉病亡之后,曹操上表汉献帝对郭嘉给予褒奖,要求给郭嘉增加食邑。如此一来,郭嘉的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在曹家当权之时可以累世享受俸禄,受到礼遇。曹操这样必然会在其文臣武将的心里分数大增,一些没有归附曹操的人也许会因此而投到其麾下,曹操此举既显示了浓浓人情味,也起到不可估计的政治意义。 正是曹操善于留住人才,才使得其身边谋士如雨、猛将如林,以其宦官之后、逃亡之身,实现了败袁绍、诛吕布、逐刘备、慑孙权的宏举,建立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基业。
曹操的用人之术 易中天先生认为曹操能够恩威并举,并善于自我批评和将心比心,这难道就是曹操争取人心的独家秘诀吗?那么,曹操那么多用人之术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第一个特点: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唯才所宜是荀彧和郭嘉这两个人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评价,唯才所宜和知人善用或者知人善任,是统一的。什么叫知人善任?包括三个内容:第一,知道哪些人是人才;第二,知道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或者哪种类型的人才;第三,知道把这些人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这就叫做知人善任。这就是曹操用人的第一个特点,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第二个特点:推诚取信,用人不疑。 这个是用人的一般原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会用人的人都是这么做的。但是曹操这里有一点特殊,特殊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曹操第一他身处乱世,乱世的特点是什么呢,人心浮动,人际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诚意,用曹操的话说这叫做“上下相疑之秋也”,大家都不信任,这是第一个特点。其次,就是曹操阵营复杂,他这个阵营里面有原来东汉王朝的官员,有新招聘和新选拔的官员,有曹操自己带出来的人,也有别人阵营里面的投靠曹操、投降曹操、投奔曹操的。那么这些人之间也是互相猜疑,也就是说对于曹操来说,信任和诚意在这个时候、在这个环境、在这个条件下格外地重要。而曹操在这个时候作为一个领导人,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宽容和诚意。 第三个特点是: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曹操治军是很严的,多次下达和颁布各种命令,要求严明军纪。因为曹操很清楚,一支没有纪律的队伍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而且曹操还能够做到以身作则。马踏麦田,曹操断发的故事,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那么曹操罚得重,赏得也不含糊。曹操奖赏部下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像某些豪帅那样,凭一时的兴致。曹操作为一个统帅,他有一个过人之处,就是从来不和部下争风头、争面子、抢功劳,他所有的功劳都归于部下;而且,他的奖励绝不走过场,一定让你实实在在地得到好处,曹操是一个非常非常实在的人,正是这种实在的作风使得大家觉得跟着曹操确实是跟对了。 第四个特点是:虚怀若谷,见贤思齐。 曹操不和部下争风头、争面子、抢功劳,这且不说,而且部下给他提意见,如果他没有采纳,犯了错误他一定检讨,一定把错都揽到自己身上。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曹操是虚心纳谏的,这也是吸引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我们现在一些当领导的犯了错误不愿意检讨就是因为一检讨好像就要痛哭流涕,深刻解剖自己,检讨也有各种感情,你也可以笑着检讨,笑着检讨你也不丢面子,接受你检讨的人他也还是觉得你是有诚意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每件事情也都需要不同类型的人去做事。像故事所讲,同样的团队,不同的使用方法,带来的效果也截然不同,甚至相反。比如让魏征去带兵打仗,让王珐做宰相,让李靖去直谏,其结果很可能是国破家亡,而不是国家的繁荣昌盛。 管理者能做到知人善任,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自己能够放权,大胆的使用人才;另一个是要知道每个人的特性,每个岗位的需求,然后进行匹配。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我们把一个人做好一件事或是适合做一件事划分为很多能力和素质要素。如果我们知道了每一个人都有哪些能力,而哪些岗位需要什么能力的人,就能轻松做到知人善任。 如果感觉分析胜任力太专业,分类型也可以。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果断性和感情性分为分析型、结果型、表现型、顺从型的人。西游记里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分别是上面四种类型。性格很是分明。每一种类型的人如何用,适合做什么事情一目了然。如果我们管理者能做到如此。就足够了。 试想,如果让千里马犁地、让老黄牛奔跑、让狗捉鼠、让猫护院,会令所有的人笑掉大牙。但在企业管理中何尝不是这样呢?所以我建议所有的管理者,一定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岗位,分析一下自己的员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适合的人待适合的岗。我们的管理随之提高档次,我们的管理也会有质的发展。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4-10 19:58 , Processed in 0.0427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