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到现在,王月季以单位为家,在单位住了9年。从厂子刚开始时的24亩地,到现在近200亩土地;从订单一厚摞却没有能力生产,交给别人代工,到现在拥有行业内最多的专利技术,最大的生产能力;从几十块钱起家,到现在企业年产值近亿元,成为河南省通讯铁塔行业的老大。王月季的变化可谓巨大,但到现在为止,她只有一点没变——真诚得几乎透明。 按照常理,在商场摸爬滚打了20多年,被人骗过很多次的职场人,绝不会有这样的坦诚。她真的可以掏心窝子地跟你聊天,从行业利润到公司困惑,再到家庭苦恼,王月季毫无保留。 世纪通讯的厂址在许昌,王月季却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她在郑州有自己的房子,却很少住过,这次来郑州谈生意,她选择一家宾馆下榻,都没来得及回家。60岁的王月季,依然很忙,但是她从未觉得累。“二十多岁时,领导给我的一个评价很准确,泼辣能干。” 原本是服装厂工人的王月季在工厂即将倒闭时,选择下海,她摆过服装摊,做过手术衣,卖过卫生材料。在一次坐长途车给人送货时偶然接触到了通讯行业,只因为一次并不深入的谈话,胆大心细的她决定转行。文化程度不高,只有卖衣服经验,还没存住钱的王月季,刚进入通讯行业,几乎是无本入行。“那时候真的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我手里没钱,全靠一张嘴说出来的。” 刚开始合伙的三个人,一个人管理技术,一个人负责联系厂家生产,而王月季负责联系业务。“那时候别说技术了,连通讯铁塔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客户问我,我就打电话问我们技术员,我只知道跟人谈订货。”“啥都不懂”的王月季就是靠着自己一股子韧劲和执著,打开了公司的局面,90%的订单都是王月季一个人拉来的。 如同正在热映的《中国合伙人》一样,当王月季认为自己正在向上攀爬之时,合伙人却准备将她排挤出公司。“公司越来越大了,高技术高学历人才也越来越多了,原来的合伙人就准备将我排挤出去。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一起的合伙人在纸上写‘下一步处理王月季问题’,我感觉完了,在他们出去后,我自己流着泪写了十几页的‘忍’字。”这时候的王月季才认识到,如果不靠自己,什么事都有可能变卦。 为了生计,她拿着借来的3万块钱跑到安阳,就为了拿到一个工程的订单,但对于人生地不熟的她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她在安阳5块钱一晚的宾馆里大哭,直到商丘的一个老客户打来电话问她:“有一个50米的铁塔你们做不做?”这是王月季一生的一个转折。 她连夜坐火车赶往商丘,谈了一天,王月季拿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工程。但是当时没有工厂生产的她只有委托别的厂家生产,自己只能抽取很小的一部分。这时的她才决定自己做工厂,恰巧许昌民营经济工业园开园,于是她拿着全部的钱创办了世纪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厂子开起来了,订单像雪花一样飘向她,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到现在,工厂的大小事情她依然亲历亲为,大到工程订单,小到工厂的一草一木,王月季都操着心。回望来路,她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只有放得下事的大心脏,才有我王月季的今天。”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2:48 , Processed in 0.04129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