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上的韩都衣舍做得很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韩都衣舍的会员管理做得好。他们有五六百个会员QQ群,管理着几十万会员,在互动中,增加了黏性,了解了消费需求,也带来了高价值的自然流量,成功降低了引流总成本。 你看,我们完全可以把目前的“流量购买”,转变为“资产运营”,摆脱淘宝对我们的无谓剥削。 美国一位营销大师曾提出了“关键客户管理”的思路:以前企业习惯于统计自己的产品销量多少,而不是统计这个消费者买了我多少产品。因为企业是以产品为核心来管理企业,而非以顾客为中心。因此,你要想让那个买笔记本的顾客买你的手机,就要重新营销,这就意味着成本。 而“关键客户管理”就是以顾客为中心,思考一个顾客一生能给我们带来多少销量和利润。这种思路对于经营多品牌、多产品的企业,尤其是零售商,特别有益,它会让你花费最小的营销代价,完成多品牌多产品之间的跳转。 所以,顾客才是我们的核心资产,产品成功不代表顾客成功,只有管理顾客成功的企业才会基业长青。你去淘宝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销量,而是获得消费者,这才是你做电商的最根本意图。 更何况,过去的客户是一批一批被满足的,现在电商时代的客户是一个一个被满足。这是新时代的营销命题,而做到一个一个被满足,就必须依赖顾客管理。 以前的顾客管理是一个工具、一个数据库,但现在的顾客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全方位整合营销资源的大系统,从线上到线下,从淘宝到全网的全触点管理,我们称之为大电商战略。 这个系统,真的可以打破淘宝对客流的垄断吗? 大电商战略 第三个问题把条件推向极端:如果现在真的没有推广费,你还会做电商吗?这个项目会垮吗? 善于思考的看官肯定说了,在这个激烈的竞争时代,没有推广费怎么跟对手竞争?人家的广告到处飞,你一点声音都没有,怎么赢?我们要的是占领一席之地,是格局争霸,你只谈利润,眼里只有钱,不要全局,层次太低了。 前文已经说过,淘宝的规则决定了投入是个无底洞,投入的频率很高,而每一次的风险都很大。投入,并不必然给你带来更优越的江湖地位。 当然,假设停掉推广费,也不是真的停掉,而是逼着你去整合资源,搭建从线上到线下,从淘宝到全网的全触点管理体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微博、二维码的广泛应用,为企业整合触点提供了基础。移动互联网之所以是对传统互联网的颠覆,就在于其灵动性,通过积分或者串码把所有触点的消费数据累积起来,更好地洞察消费习惯,更好地与消费者互动。 那么客源从哪里来? 你原先积累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你的资产,除了他本身的消费潜力,他还是一个口碑传播的基点; 企业以及员工的微博及其他社交平台,以及传统的企业公关、活动及其广告,这些以前由市场部或品牌部操控的资源,都要打通,线上线下的每一场活动,都可以累积客源,包括广告; 每一个包装盒都是一个跟消费者互动的机会; …… 这些看似不搭界的消费触点,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链接起来,从而打造一个灵敏的触点管理体系。 代运营商瑞金麟和中粮食品的电商部门就试图打造这样一个体系:利用积分打通各个平台的CRM,无论是官网,还是天猫商城,每个消费者购买产品后都会得到一些积分,扫描二维码或串码获得,而他们的信息便积累到中粮的CRM客户池中。于是,消费者无论在哪里买东西,都可以集中统一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管理。 原来的积分都是从属于淘宝京东等各个平台,数据没有打通,品牌商可操作的空间有限,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积分策略其实是解放了附着在商品上的消费信息元,通过大数据分析,这些信息元便成为品牌商的二次营销工具。 中粮是典型的快消品企业,每年接触消费者约600亿次,但在传统营销模式下,却没有形成会员黏性,只能依靠持续的广告唤起记忆(见图2)。 如果能将600亿次接触消费者转化为招募会员的机会,在每个产品上使用一个二维码,消费者每接触一次,可以扫描二维码获得积分,这样消费者就会不自觉地寻找中粮的产品,从而让对一个品牌的好感转化到更多的集团品牌上(图3、4、5、6)。 虽然只是畅想,但它提供了一种思路。不管哪个渠道卖出去的,只要是自己的产品,都可以统一管理会员。以前讲究全网营销,淘宝成交,现在甭管哪儿营销,甭管哪儿成交,数据都在你手中。 这种思维才真正打开了电商的格局,充分利用了资源,从原来的“开店——推广——成交”模式,改成了对消费者的触点管理。 花钱买流量的事儿,谁不会办?顶多就是个效率高低的问题,练上几遍,只要智商正常,都没问题。问题是,你怎么把流量变成资产? 有了自己的大电商体系,你就无须太依赖淘宝,彻底摆脱了传统电商的亏损宿命。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22:25 , Processed in 0.0493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