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产业面临“叫好不叫座” “叫好不叫座”,这是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多年未变的困境。“说起来很好,做起来不容易”,“雷声大雨点小”,“前途光明,钱景渺茫”,“国内还没有几家企业是真正靠生物农药赚钱的”。谈起生物农药,业界颇有微词,夸夸其谈者多,埋头苦干者少,有所作为者更是少之又少。 研发难,登记难,产业化难,规模化难,推广难,赚钱难,生物农药的发展前途虽好,前景确实令人担忧。其现状是“看的人多,做的人少,受益的人更少”。 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武汉科诺生物农药公司等生物农药的领军企业,无一不是在“坚守”中苦苦挣扎艰难度日,好不容易才“挺过来”,好不容易才进入“微利状态”。 在现有科研体制下,生物农药的研究还基本集中在各类科研院校,进入企业的往往还只是实验室的初级产品,后续产业化难度可想而知。前期投入大就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由于行业回报周期长,一个普通的生物农药项目投资都在5000万元以上,后期还要不断进行技术更新与改造,但附加值在终端的食物产品上得不到有效体现。 与传统的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远远不如它“来得快”,要想做到跟化学农药一样“正打反死”、“边打边死”,的确是难,“见效慢”无疑是生物农药“叫好不叫座”的重要原因。生物农药在目前还很难和化学农药“平起平坐”、“平分秋色”。 推广难也是生物农药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物农药发展。 由此可见,生物农药的发展还必须“迈过多道坎”。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1:57 , Processed in 0.0352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