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农药产量处于最快速发展时期,而在这一段时间内,国内企业消费量增长十分有限,而反观国外企业,以先正达、拜耳、巴斯夫、陶氏益农、孟山都、杜邦为代表的企业却实现了高速增长。 形势严峻,外企农药以其较强的创新能力、过硬的产品质量及技术服务快速占领中国市场。综观我国农药企业,尽管数量不少,但较低的创制能力与盲目的跟风,使得整体相对低迷,与外企产品日益强大的市场攻势相比,可持续发展前景显得似镜花水月,难成气候。 情况已然如此,中国企业该何去何从? 是摆正姿态,不要因为外企“入侵”惶惶不安?还是在尚没有足够资本抗衡时不断內修和学习,从而踏着失败和不足勇往直前? 在通过多方调研及资料的整理收集后,本刊编辑部对拜耳、先正达、巴斯夫、杜邦、陶氏益农、孟山都等具代表性的几家外企在中国市场上的经销政策、产品质量、经营模式、发展走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以其为国内农药企业提供些许借鉴,些许思考。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4-8 07:26 , Processed in 0.04199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