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砸直通车,点一下8块钱。” 朱禹豪经营着几家线上手表专营店,其中的汉太普手表专营店,去年销售额是4600万元。但是当他新代理国内一个手表品牌时,“由于刚开始做,完全没有自然流量,只能到直通车上砸钱。” 淘宝是一个流量为王的世界。没有自然流量,淘宝可以卖流量给你,这就是直通车。 直通车是按点击量收费的。只要有人点了,广告主就要付钱,而不管点击之后顾客是否买了东西。而且,位置越靠前,点击的价格越贵。 当然,一分钱一分货。一个关键词在第二页的第三位,只能引来500人的流量,一旦上了第一页,就能引来1000人的流量。 新品为了冲流量,一上来就是直通车首页。 “第一天800个人点击进来,只成了2单。这意味着这2单的引流成本是6400块。”朱禹豪说,“纯赔钱。” 疯了吗? 朱禹豪说,很多人认为不会有人花这么多钱往里砸。“但我们就这么做了。” 开始纯赔钱,并不可怕,因为即便在传统的商业世界里,一个新开张的实体零售店,开始也需要一段时间来养店。重要的是势头好不好,未来是否有盈利的希望。 在互联网上,这个“未来”非常近。可能砸了5天,觉得势头没养起来,砸不起了,就不砸了。 显然,这是一个快速试错的过程。 “如果发现效果不错,那就再砸5天试试。”朱禹豪说。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淘宝提供的“养分”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你新买一个关键词,淘宝会给你这个词一个评分,随着你持续购买和客户的点击,这个分数会上涨,之后每次点击的费用就会下降,类似于积分打折。 “因为宝贝刚上来评分是很低的,后期随着点击的人多,这个词就会从5分、6分,涨到到10分。”朱禹豪说,“等到10分的时候,点一下的成本可能就只要5块钱了。” 转化率的钳制 不过,点击的费用,对于最终的利润来说,是一项可变成本,其是否高昂,并不取决于点击本身的标价是8块还是5块,而是取决于这些点击能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订单,也就是转化率。 比如做手表,做一个大字如“斯沃琪”,在首页展示,假设点一下要8块钱,可以引来1000个点击,转化率是0.2%,可以成2单。 而在第二页上一个只能引来500流量的词,但是转化率能到2%,就能成10单,而且这个词还更便宜,那么就要舍弃大字。 不做首页而损失的流量,则可以用几个长尾词补回来,像“陶瓷”、“女士”、“复古”这样的一些小词,引来的流量固然不大,但点一下可能只需要几毛钱。 “淘宝虽然是流量制胜,引流很关键,但我们也要考虑ROI,考虑转化率。”朱禹豪说。 试错试出感觉 两年多以前,朱禹豪用手上仅有的8000块买下了市值1万多元的商品,开始了“纯屌丝”背景的电商生涯。 开店之初,他对线上市场一无所知。“当时也没有这么多营销工具可以用,能不能卖好都是看运气,最多也就是刷信誉呗!”朱禹豪说。 因此,他认为现在付费推广工具上线之后,不是压力,对开店来讲反而更容易了。因为是付费的,淘宝就会承诺一定的效果。“你想要什么样的效果,可以选择哪些工具,都更明确了。” 但是,这些工具要真正能为利润做出贡献,则要一步一步快速试错。 “快速试错,不怕错,但一定要快。比如直通车,最开始纠正一个错误,需要半个月到20天。随着越来越熟悉,后期试错的周期会越来越短。再到后期,用之前试出来的经验去做,就应该没有问题。”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04:44 , Processed in 0.0395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