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蓄能 2011年8月小米手机发布会后,并未马上进行公开发售,而是紧接着先做了一场工程机发售。 手机界定义:“手机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在顺利上市、铺货之前,可能需要做多次各个方面的修改和完善,比如ID方面、结构方面、软硬件方面等等。在这一整个改善的全过程中,厂家做出的一些成品、半成品的机型,被统称为工程机。相对于后来正式上市销售的手机,工程机都是‘NOT for sale’(不公开发售)的。” 但小米就敢拿出来发售,并且是专门针对自己的核心粉丝群的:比1999元便宜300元,只针对“发帖互动积分达到100分以上的MIUI论坛、米聊论坛、小米论坛的米粉。” 这是干什么?是为最后的发售蓄能! 我们知道,核心粉丝对小米的各类产品贡献巨大,而对小米的维护和期待也最高。小米对他们所进行的“核心回馈”,实际上是再次强化这个群体和小米之间的关系。工程机的发售,不仅仅在成品上市之前,再次收集一次改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让核心粉丝满足于小米的开放和自信,以及对核心粉丝的尊重和关心——他们将成为未来推动中坚粉丝购买、解答外围粉丝疑问、反驳外界对手批判的重要力量! 可以说,发售工程机,就是一次结盟运动。 14.饥饿 饥饿营销已经被谈得太多了。但手机行业的饥饿营销,其实有不同的含义。 同等或更高性能的手机元件,小米在没有销量的初始时期,为什么能拿到低价供应? 第一,它一开始卖的,其实就是半年以后的手机。IT元件一般每半年降价一次,如果说其他手机厂商在上半年按原价采购,小米在12月出售的,实际上是下半年元件的价格。而小米在8月发布手机,其他厂商已经没办法做大幅度更改。 第二,它用发布会后的3个月时间来积蓄需求和订单,一爆发就是10万台级别,这个量足以拿到优惠的供货价格。 所以说,这个饥饿营销,不仅仅是针对下游顾客的饥饿营销,也是针对上游的“蓄势”营销。再加上小米决心横扫市场的、带有品牌传播性质的价格定位,对毛利率不做过高要求,因此做到1999元是一定的。 但粉丝对饥饿营销一样是有感觉的。他们会在等待过程中,将购买预期放大,产生赶紧抢、多点抢的心理。加上1999元的价格定位和核心粉丝传出的性能证言,则等待三个月并非什么难事。 如果等待期达到五个月,那小米粉丝肯定会被其他厂商的升级和降价狙击。 15.快销 1999元,实际上是一个精选的促销价格点。 小米知道,2000元是一个价格敏感点。首先,很多粉丝在网上搜索“2000元以下的智能手机”,1999元几乎就是定制的价格;其次,2000元也是小米目标顾客的月收入低线——你想在5000元卖掉10000部手机,还是在2000元以下卖掉100000部手机?这根本就是两个商业模式。 这里,小米显出它的电商本色。电商的主流客群,期待的价位是线下价格的60%,这时周转可以达到最佳。小米的价位,其实就是专门为网络快销模式设计的;而当时其他双核手机,最低在2300元以上,主流都在3000元以上。3000元,恰好是1999元的1.6倍! 16.增值 小米手机为粉丝提供的,并不仅仅是产品和性价比,它在包装和配件方面,也提供了大量的增值性质的可选项。 唯一与典型增值服务不同的是,小米将一些增值项也用来收费了。米粉对小米不同色彩的彩壳收集,就是其中一项。不过米粉对此津津乐道,并有比拼谁收集得多的现象。 小米社区还为粉丝提供了一些增值项,例如《爆米花》杂志和小米学院。前者是针对小米手机用户制作的内部刊物,有在线版和印刷版两种。其中就有大量的米粉故事、米粉创意和最新手机玩法;后者是针对各类新手学习小米用法、老手交流小米玩法的园地,尤其针对新手,带去很多小米手机应用的乐趣。 对于参加发布会和其他活动的粉丝,小米还为他们提供统一的文化衫,以营造共同的“场效应”。 17.客服 基于一个新品牌的发展位置和粉丝的高期待,小米预感到其产品可能引发大量应用问题。客服满意度直接决定小米发售之后的企业生死。 为此,小米内部组织了庞大的客服团队——有大约400位客服人员,通过各种通道,回答米粉的问题。同时,这些客服也非简单的“呼入型”(等待顾客呼叫咨询),而是采用积极营销方式,通过论坛、微博、贴吧、QQ空间等,向米粉和外围顾客传递产品信息、米粉故事和有趣玩法。 也就是说,其客服的重点在于攻击,而非防守。 18.节庆 在上述基本工作之外,小米还针对粉丝提供特别的荣誉、活动和交流机会。 例如就在小米手机发布之后,小米就成立了“小米荣誉顾问团”,他们类似苹果专卖店里“天才吧”的天才们,只要符合拥有小米手机、社区积分≥1500、玩机年限2年以上、熟悉手机软硬件等条件的,就可以申请加入,并可获得专门勋章、可被邀请参加粉丝同城会等活动、以及在“米华社”中的优先展示资格等权利。 但这些荣耀、组织还不足以集中释放粉丝的热情,也不能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小米组织了一个集中的年度庆典——“米粉节”,和分布全国的区域体系“米粉同城会”,辅以爆米花活动和米粉团活动,并按各类型人群对米粉进行分类研究和互动交流。 这些活动并非单纯的粉丝互动,也可以成为极佳的销售场合。例如2012年4月6日第一届米粉节,当日在节庆过程中就创造了6分多钟销售完10万手机的记录! 在粉丝的狂欢中,强化了新品牌的形象,完成了过亿元的销售——这样的营销模式,不值得我们更多的传统企业思考吗? 粉丝为什么期待尊重? ——小米核心粉丝和中坚粉丝的构成 雷军透露过目标顾客的特征:“就是喜欢玩机的那群人,他们懂性能,喜欢折腾,就是手机控”。他们构成了核心专业级粉丝的一部分和中坚购买力量的大多数,其特征详细是: 1、因习惯依靠互联网生活且经常接触网络的宅男宅女,这些人对新事物有较为开放的心态。 2、对价格敏感的中等收入人群,大多数年轻人由于经济原因,对价格都很敏感,超高性价比的小米手机对他们非常有吸引力。 3、痴迷于手机技术升级(包括软件+硬件),但又苦于投入成本过高的智能手机发烧友。 4、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欲寻找精神、情感的归宿,热衷于在共同价值观相同的群体实现自我价值,得到彼此的认同和尊重。 如果说的更具体点,可以用以下指标来描述: 1、年龄在20-28岁之间,一般在20-25岁; 2、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专业学的是理工科,对技术特别是IT技术痴迷; 3、毕业不到5年,一般在2-3年,收入在2000-6000元之间; 4、喜欢玩手机,喜欢上网,经常浏览太平洋电脑网、中关村在线等IT网站; 5、有个人的消费主见,不喜欢随大流; 6、喜欢网购,不喜欢逛街;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4-11 11:49 , Processed in 0.0462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