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抱怨我国农药行业中遍地都是中小企业,经历了这么多年了还都长不大,认为我国农药产业缺少长大的基因。广西田园董事长李卫国用一个比喻非常透彻的说明了其中的本质:倘若在雨水热量丰沛的广西把一座山上所有的植物砍光,用不了几年会长满各类茂盛的植被。但在陕西荒漠土山上,都是一些长不大的矮草,即使过了上百年,也不会长出大树来。我国众多的农药企业之所以常年发展不起来,根本的原因是我国气候环境异常恶劣造成的。 近年来,我国的农药产业政策、市场环境持续恶化,出台的相关政策无一例外都是限制企业发展,人工、土地、资金、原料等成本持续增加,环境如此恶劣,企业怎会成长?不要奢望“剩者为王”,独留下来的小草在荒漠上也没有长大的可能。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我们应该寻找另一块水草丰美的地方。(重点突出的句子。) 如今,很多国外市场都堪称水丰草肥的天堂。在非洲、俄罗斯这些地区基本上都是国际六大巨头公司的产品,虽然其中大部分的原药甚至制剂都是中国生产或代工的,但是没有中国企业自己的品牌和渠道。参加今年首脑会的山东仕邦老总高祥文刚从非洲回国,对该地区农业产业和农资市场进行了近一周的考察。他看到的是一个空白的几乎是还没用药习惯的市场,仅有的少量农药产品全部是六大国际巨头的产品,他认为中国的农资产品在这些市场中会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四川国光的产品被很多去俄罗斯的中国菜农和果农带到当地去使用,他们去俄罗斯承包土地种蔬菜和果树,他们的到来让当地曾经高达60元每斤的黄瓜,由于产量的提高降到3元,他们用的农药也都是从国内带过去的,除了用药习惯和语言方便外,更重要的是价格实惠。从这里可以看出不仅仅是非洲、俄罗斯这样农业不发达的市场也存在很大的农资市场空白点。 还有美国,其农资市场的生态环境相比于国内也属于水草丰美的地方。如今,美国植保服务公司控制着美国农药市场80%的份额,他们是美国农药市场上最大的买家。他们对中国生产的农药并不反感,他们明明知道现在美国市场上卖的农药产品大都是用中国生产的原药制成的,只要中国的厂商遵守美国法律,产品质量保证,供货稳定,价格合理,就没有理由拒绝中国货。目前,美国五大植保联合公司以及许多终端客户都在探索崭新的经销理念。尽管各自的策略不同,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点:赶跑中间商,让中国农药生产者和美国农药使用者直接对话。 还有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广西地区大肥料经销大鳄新胜利已经感觉到大肥料批发行业逐渐日薄西山。他们在中越边境城市买了两百多亩地,办了一个农资批发市场,仅派了三个人,投资了六七千万,一年时间已经至少挣了一个亿。而新胜利总共四五百人,四五个亿的资金做化肥,才能挣两三千万。也许,地产相关的产业也是当前中国一块水草丰美的好地方,尽管其已经炙手可热和饱受诟病。 本期专题《找寻下一块水丰草肥之地》作为本刊组织的第十一届中国农化首脑深修工作坊和中越农资生产销售交流会的一个侧记,希望能对行业有些须启示。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2:05 , Processed in 0.03831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