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系统升级再造
过去中国企业的战略失误就是不注重顶层设计,以至于在中国多变的市场环境下,随波逐流,到头来才发现,做的大多是无用功。名门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战略定位要趁早!战略配称要及时!而有了定位,有了战略配称,是否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不能!因为,前面的这些只是排兵布阵,能否下赢这盘棋,还要看走卒拐马的基础运营能力。定位之后,名门又出发了。 在管理上,陈力自称“逍遥派”,过去一直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尽量不去约束员工,但后来一件事情改变了他的看法。当时名门正在与工程客户谈一个大单,但对方要求25天交货,按照名门惯常的产能推算起码要45天,但一来是“到嘴的肥肉不想放弃”,二来也想借此机会考验一下生产部门的应急能力,最终陈力狠了狠心接下了这个单子,从始至终亲手抓下来,25天圆满交货。为什么同样一个项目,他亲自抓,交货期是25天,而他放手不管竟要45天!从那时开始,陈力就开始反思自己的运营管理,最终得出的感悟就是:“强大组织的特点就是强大的执行力加上极少的内耗。”而要实现这两点,就必须要流程和制度的保障。 显然,这是适用于所有企业的一句真知灼见。外资企业之所以在运营效率上高过国内企业,原因就在于其严密的流程化管理、事无巨细的规定步骤和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我们的企业也曾将这套体系搬到自己的日常运营中,比如前些年学习日资、台资企业的风潮,然而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具,缺少绩效评估激励体系的保障,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就变了形走了样。 直到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出现,才为我们缩小与外资企业的差距创造了条件。信息化管理杜绝了人为操作中的扯皮推诿,将原来看似铁板一块的程序分解成几个甚至几十个动作,保证了执行的到位,最重要的是可以实时记录,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具体的责任人。2014年元旦,名门换掉原来的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上马了世界领先的ERP管理软件SAP,打通了采购、销售、库存、工资管理、生产加工等基础运营的各个环节,企业应变能力和持续赢利能力将得到不断改善;OA(办公自动化)项目也已经启动,预计今年9月1日上线,将在优化组织结构,调整管理体制,提高协同办公能力和决策效能上发挥重大作用,为未来的残酷竞争打好高效运营的基础。 在名门的生产车间,精益生产、5S管理、看板管理、立体式仓库管理随处看见,从冲压到组装,几十条生产线运转得井然有序,我们不禁感叹,一个强大的组织确实需要超常的管理!组织越庞大,管理的重要性也就越凸显。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从寻找定位到围绕定位做战略配称,再到运营能力的再造和升级,名门的发展历程正是一个问道、闻道、遵道、行道的过程。知行合一,唯变是从,才是名门一路领先的秘密,也是突围“亿元俱乐部”的唯一路径。
(编辑:寇尚伟 358902172@qq.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11:42 , Processed in 0.0396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