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市场网

日本的限量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2014-6-16 14:33| 查看: 217802| 评论: 0|原作者: 周 莲

摘要: 中国的快消零售渠道过于复杂,不适合推行“限量版”的概念。如果是“季节限定”的产品,往往要标示出限定的销售期间。

环境所迫,日本快消品必须“限量版”

 

提到“限量版”,在国内可不多见。“限量版”在国人心中,总带着那么一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意味。如果再给产品做上编号,那价格更是嗖嗖地往上涨。

而在我们的邻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带“限”字产品可是一点都不稀奇。全球新品系统GNPD的数据库资料显示:2013年日本食品饮料市场上市的9269支新品,有15%的产品宣称限量版概念,有11%的产品诉求季节性的概念。

也就是说,在日本市场,每20支产品中,至少有3支是限量版,有2支是限季供应。在最贴近普罗大众日常消费的快消品市场,限量版都如此普及,日本人爱“限量”可见一斑。

限量版缘何到了日本变得如此“满大街”了呢?

今年三月,有幸在公司的安排下前往日本参加亚洲最大的食品展,其间也接触到一些日本的市场,实地观察,对日本的“限量版”情结有了点自己的看法。

 

日本的“限量版”是被逼出来的!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亲身体验后感慨更深。路边随便找家饭店进去吃东西,无论是中华料理、便当、乌冬面,配菜基本不出以下三种:海带、卷心菜丝、腌姜丝。偶尔可以在蔬菜色拉里翻出一些玉米粒。国内常见的各式绿叶菜是绝迹的。水果更是没有出现在菜单上。

但即使在这样资源有限的岛国经济市场,也是存在竞争的,而且由于岛国封闭的经济环境,竞争会更激烈。由于日本渠道现代化程度高,厂家想要垄断渠道,不让其他厂商的同类产品出现,是不可能的。

因此,竞争更集中在产品本身,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性日趋凸显。当现有食材的种类已全部尝试过,为能继续推出让消费者耳目一新的产品,食品工业的研发领域,必须不断向上游渗透,寻求通过在不同环境、不同季节的食材,塑造感官上的差异。受限于种种的环境、季节限定,这样的原料往往数量有限,产品的各种“限量”也成为必然。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销售与市场网 www.cmmo.cn(作者: 周 莲)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下一页

酷毙
1

雷人

鲜花

鸡蛋

路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收藏 邀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验证码 换一个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GMT+8, 2025-2-23 13:02 , Processed in 0.0342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