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韩梅:以前在大规模生产下,我们要“卖好”产品,就要大量投入营销和渠道费用。但在互联网时代,沟通便利了,消费者话语权越来越强了,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我们不要“卖好”产品,而是一开始就要做“好卖”的产品。这是以用户为出发点的深刻思考。各位企业家是怎么做的?
丁霄:从“卖好”到“好卖”,这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和想法,但真的很难。 前段时间我们在做一个事,就是跟百度合作,大数据分析,目的是让目标受众自己来决定他需要什么样的车。我们的消费人群横跨16~60岁,所以我们把目标人群集中在大学生或者是刚毕业的“丝”,他们也愿意参与这样的事。参与过程中,他的想法成为企业的某个意志,他的创意能够变成最终的产品。他在这个过程当中享受到参与感和最后被认可的那种愉悦。做这样的尝试,可能范围不够广泛。作为传统企业,要往这个方向走,需要经历一些过程。 整体上讲,以前做产品研发,也会做市场调研、消费者研究。但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今天,这个事情变得更加靠谱、更加可行、更加便利。
张念超:以前做产品是卖好,未来随着消费的多元化,这是比较难的。我的理解是好卖,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 好卖肯定是个性化、细分。原来是一种工业化的产品,未来变成一种定制。为什么这几年流行私人定制?想做一款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要,这是非常难的。 如何做出一个好卖的产品?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我们也经常困惑。前段时间在和意大利厂家沟通贴牌时才理解。合作伙伴说,中国人做产品就是卖好,他们做产品就是好卖。唯一的区别是他们能把自己的产品当成工艺品来做。在生产理念上就产生了根本分歧。
简蔚莹:我的理解,从产品观向用户的转换可能是从卖好到好卖的核心。用户转换有很多方式,C2B让用户更多参与产品的设计,小米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还有把后续的服务再注入进去,增加用户的黏性。 站在用户视角说,我有不同的观念。很多时候,消费者需要的,他自己也不清楚,因为他可能根本就不了解这个领域的需求。真正替用户想的,还是那些用心专注产品的厂商。更重要的是,能把这种用户体验思路贯彻下去,站在它自己专业的服务角度去为用户设计产品。苹果就是这样,它不会问一堆用户你到底想要什么手机,而是按照自己所理解的手机极致体验去主导产品设计,自然就好卖了。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4-7 23:25 , Processed in 0.03881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