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模式实际上把人性的恶放大到极致,如果没有约束,最后会形成全系统崩盘,这是今天中国商业构建应该破除的迷信!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疯传,云南一女导游因所带游客购物过少,大骂游客没良心,引发舆论一片声讨。 上自旅游总局,下至地方政府,都对她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好像所有的罪责都在这个导游身上,如果我们社会仅仅停留在这样的认知上,那这个社会也太浅薄和无知了。 一个导游本是以服务客户为天职,她却到了一种忍无可忍,甚至开口辱骂的地步,而且骂得那么难听,甚至带着威胁,那她背后有多少伤感、委屈和愤怒?她到底在控诉什么? 1元旅游团、超低价旅游团,或者说免费模式让整个旅游行业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因为免费模式破坏了整个旅游产业链。 我们来剖析一下—— 首先,免费旅游对于消费者来说,表面上是很开心的。但是旅游公司怎么生存呢?导游费谁出呢?机票费谁出呢?住宿、吃饭总要有人给钱吧,钱从哪儿来呢?不是说“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吗?但最后的猪仍然是消费者。 免费模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使得旅游整个链条都不满意。 旅游公司不满意,因为这种超低价竞争使得他们难以赢利甚至生存都成问题。 导游不满意,因为旅游公司为了压缩成本一定降低导游的基本待遇,导游只能靠购物的抽成为生。 航空公司不满意,因为旅游公司一定拼命压低游客的机票价格。 旅游景点不满意,因为靠低价吸引来的游客一定不愿意多买东西。 消费者最终也不满意,因为导游为了生存,一定想尽办法让他们购物,自己都吃不饱,哪有心思考虑游客的旅途体验;旅游公司为了压缩成本,一定选择晚上的航班、最差的宾馆、最便宜的饭菜;而且最后这个钱仍然要消费者来买单,这一刀下去就不是削你一块肉,而是砍断你一条腿,所以旅游体验一定是极坏的。 旅游公司不满意,导游不满意,航空公司不满意,旅游景点不满意,最后消费者也不满意,这就是免费模式带来的最终结果。免费模式实际上把人性的恶放大到极致,而且没有约束。最后就会形成全系统崩溃,全系统不满意。免费模式破坏了整个产业链的生态环境,它是一种竭泽而渔的模式,把水抽干了,把鱼吃掉,是不可持续的!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免费模式已经成了一种时尚,似乎任何商业模式不跟免费沾点边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讲,但这种模式发展下去将非常有害。 看似免费的东西,实际上你要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 比如你有机会吃一顿免费的午餐,你一定会遇到额外的门槛,如要提前预订,要接受既定的菜品等等,你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就是时间以及忍受不想吃的菜品的成本。 免费模式是无法持续的,最多是短期的噱头,它最终一定会导入一个付费模式,因为没有一个商家能靠免费让自己生存下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免费都是陷阱,因为它违背经济学最基本的商业逻辑! 其实,这次事件在旅游行业中早已屡见不鲜,这也是许多其他行业乱象的沧海一粟。免费模式带来的一系列商业生态问题以及由此催生出的各种奇葩事件,如不深入根治,只会让这类事件一再上演。 免费模式像一个疮,已经长到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这一事件的爆发正如同疮里的脓被挤了出来,被人们所看到。 我们中国营销一定不要建立在陷阱的基础上,而要建立在为消费者老老实实服务,提高品质和价值的基础上。如果我们完全把免费当成救命稻草,那么中国商业将变得一塌糊涂、一地鸡毛! (编辑:赵佳楠 zjnstc@126.com)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22:20 , Processed in 0.03684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