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链是从下游到上游的思考方向,改变了过去从上游到下游的供应链模式,这可能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一次比较深刻的变化。 从关注用户开始,通过社群小范围测试或体验,然后到粉丝营销,再到顾客使用,实现从社群到顾客的流转,这种模式以小米为代表的企业一直在实践。这种模式放到食品、农资或调味品里,如何产生大规模的销售? 最近几个月,我帮助一个农资品牌构建互联网化的市场部,实际上就是构建需求链。之前的市场部只是设计推广模式、传播品牌和协助销售部门的促销活动,我们改造的目的是让市场部不再是传播的主体,而是首批核心客户销售的主体,让具有舆论领袖价值的种植大户成为产品开发的参与者,并成为首批顾客,也是产品的核心传播者,然后将销售的主体再转移到销售部,通过渠道运作,实现大规模销售。 这就是从供应链向需求链的逆转,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必须将互联网的增量陷阱打破。互联网的增量假象在食品、酒水、农资、调味品这一类快消产品上普遍存在。 所以,必须与线下渠道对接,这才是需求链实现销量的落脚点。线上的产品体验、产品测试、粉丝传播,或者是社群运营都是市场部的阵地。 因此,我对市场部互联网化的改造上提出三个构想:第一,掌握核心客户,保持互动,关注需求或痛点的变化;第二,发动核心客户传播产品;第三,与线下渠道对接,放大规模化销售。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14:49 , Processed in 0.03899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