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做农资的就是这样——跟着季节走,转眼来到了秋季,对于农民来说这是收获的季节,对于农资人来说也是收获的季节,不过收获中却略带苦涩。 经销商:面临要账、收货、盘点库存、给厂家打款,忙活一年自己不一定能赚多少钱;厂家呢:跟经销商要钱、处理退货、规划明年产品;零售店:也好不到哪去,跟农户要账、给经销商退货、参加厂家组织的旅游活动。 说到库存,我想不管是厂家、经销商还是零售店都很头疼,这篇文章我们就聊聊农药库存。 农资本来就不算是一个很大的行业,整个农药化工行业的产值也就是2000多亿,其中原药大部分都出口了,国内制剂产值最多的也就500亿左右,可生产企业却多达2000家(官方统计是1500家),到经销商就更多了,一个县城少说平均也有10个以上吧。所以竞争、赊销、库存,是成了长期困扰农药行业的三大难题。 竞争激烈、赊销横行的必然结果就是产品变成了库存,不仅辛辛苦苦一年的利润看不到,连资金都被“冻结”了。 农药行业库存的前世今生 2010年河北衡水一个客户当年销量140万,库存110多万;山东德州客户销量40万,库存45万;湖北洪湖客户销量160万,库存80多万;江西南昌客户销量200万,库存100多万,余干客户销量200万,库存80万。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够大概了解到农药市场的残酷性,这里用2010年的数据,是因为那一年是厂家能够压货的最后一年,从此之后厂家业务员就是说得天花乱坠经销商也不盲目压货了。 1)2000年之后的第一个十年是经销商快速扩张的阶段,需要的不是经营质量; 2)05年-09年病虫害发生很重,尤其是广东蔬菜、长江流域的水稻,有病虫害的地区经销商就敢压货; 3)农药行业新产品集中快速上市也是在05年-10年期间,尤其是在07年12月31日高毒农药禁用之后,新产品也给了厂家压货的理由; 4)刚刚发展起来的经销商没有库存概念,即使有也是厂家灌输的:仓库里的货也是钱呀,明年卖掉不就可以了; 5)农药价格稳中有升,库存的产品明年也许就升值了。 “我要控制库存”,是大多数经销商的想法。可到年底发现仓库里还是那些货,并没有减少!不对呀?厂家的货我没让他们压过来,就是承诺不要钱我也没有按照厂家的数量进货,怎么库存问题还是没解决呢? 如何减少库存 为什么卖不掉?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定价,只有更低没有最低; 1.不赊销 厂家现款、经销商现款、零售店也是现款,见款发货。不要说农药现款不现实,在江苏泗洪,我就遇到过不赊销的经销商,而且生意做得很大,在当地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牛人,分析一下他们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零售店认可,甘愿现款;2)手上有核心厂家的核心产品;3)对零售店的控制力强,渠道管控的好,零售店有利润;4)强势,或者是在技术上有优势,或者是属于植保系统,或者是子承父业(父辈积累下了人脉)。 2.打造爆品 即没有它农户就种不好地,这个产品别人还没有。就爆品来看,2010年之后国内企业好像没有一个像样的产品,或者说自蓝锐、全铲、飞电、扫飞等几个数的清的过亿元的农药产品之后,就再也没有了,而这些产品都集中在2009年之前,其中原因需要我们好好分析。爆品成了6大外企的专利了,国内企业只能望之兴叹。 促销也好、推广也好、示范也好,把产品让农户用下去是最重要的。教育农户,做好农户工作,让更多的人使用自家的产品,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了厂家、经销商和零售店的共识。所以,2012年之后,国内厂家也好,6大农药也罢,包括最近几年进入中国的世科姆、默赛等二线外企,都在做农户尤其是种植大户的工作。 即网上购买,农户有需求了先打款,然后发货,有效避免库存。但是否真的做到了,现在还不好说。农一网自2014年开始的网上低价订购,据说草甘膦定出了很多,客户打了很多款,然而却是经销商和零售店为主,估计少不了又是库存的;其次是田田圈,“收款100多万,一天卖了一年的货”这样的段子在朋友圈里传疯了,我真的有点奇怪:有了这个圈,农药生意一下子就好做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以上方法无所谓没有优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经销商,可能采取的方法不同。更多有效解决库存的方法仍需要我们去实践、去探讨。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2:01 , Processed in 0.03908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