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过后,天瞬间的转凉了,河南省许昌县大豆种植户老王坐在自己的屋檐下默默地抽着烟,吐出的烟圈一团团飘荡在老王的头顶,好长时间氤氲不散。这段时间,老王愁的不行,自己种的1000亩大豆眼看着今年丰收了,可是价格却低让他难以接受,十月初收的大豆目前好找到不到销路。 老王说,他们这个地方之前秋庄稼是玉米,但是去年大部分该种大豆,看到其他地方都有土地流转的情况,老王心动了,他从自己村和邻近村总共流转1000亩土地种植大豆,亩产在350斤左右,算是不错的产量了。但是丰收不等于丰产,豆价的下跌,让老王如何也开心不起来。根据老王的叙述,记者简单算一笔账:当地大豆一斤1.7元,亩收入在595元,每亩的成本包括:一年包地费900元,半年450元,播种40元,豆种、农药和肥料合计140元,收割35元,总计665元。也就是说一亩亏损70元,1000亩就亏损7万。 秋天,本该是万物丰收、处处欢唱的季节,可老王却一点心情都没有。 实际上,老王的情况并非个案,在我们十月份对28个种植大户的调查中发现,其中19个后悔流转土地,15个说赔了不少钱,8个说看不到希望,5个表达出来的意思是为了补贴,只有6个人说赚了一点钱。可见,挣钱大户的比例很少,尤其是北方大田区,必须依靠规模化才有盈利的情况下,碰上今年粮价大跌,赔惨了成为常态。 近两年,土地流转成为趋势,种植大户在趋势面前迅速崛起,俞敏洪说:“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决定创业是勇气!为创业储备知识是行动!
也许是觉得这两样都已具备,很多大户都开始展现“欲看树木谁独傲,数领风骚唯我枝”的姿态,试图从土地里边挖一桶金,但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当理想碰上现实,当雄心壮志在困难面前磨得所剩无几时,大部分的种植大户陷入彷徨,是退还是进?左右为难。 趋势面前,每一个吃螃蟹的人都会被咬。 有人说,对于种地,没有输不起的心态就不要涉足,涉足了就要具备破釜沉舟的勇气。何况,目前农资行业日新月异,处处蕴藏着机会,如果你一旦碰壁便要放弃,那么,很有可能到手的机会就会悄悄地溜走。 我记得,德国诗人海涅在一首诗中写道:“换一个时代换一批鸟,换一批鸟换一种歌曲。”也就是说,每个时代都会有每个时代的趋势,而趋势面前,成功者有之,炮灰者亦有之,关键是看你如何去做,顺应时代,拥抱变化自然是明智之选,而高调进入,悄然身退,一事无成却不可取。 对于眼下,土地流转大势所趋,种植大户作为一种新生力量不断涌现,当我们既没有办法能逃脱行业现状,又没有办法超越社会竞争时,只能为这个趋势去试错,去付出代价,然后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总结方法,而后审时度势,与日增华。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11:50 , Processed in 0.0357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