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拜轩辕”,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隆重举行,“老家”河南再次以悠久深厚的文化魅力欢迎海内外嘉宾,充满活力创意的河南文化产业也让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支撑,突出区域文化特色,通过资源整合,创新兴业,鼓励中小微企业快速崛起,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发展。 找准区域特色文化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古都文化、根亲文化、姓氏文化、中医文化、陶瓷文化、功夫文化、少林文化和杂技演艺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长期以来,河南许多优秀文化留存于民间,“养在深闺人未识”,文化产业“小、散、乱、低”, 产业重复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企业缺少,融资困难。河南省委省政府力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厅和创业者齐心合力,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培育市场主体,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典型示范,重大项目建设,商业化运作,带动民间资本参与等,以产业专业化、规模化、集聚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文化产业基地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9个、文化产业基地87个,从业人员达35万人,总资产320多亿元,营业收入近280亿元。 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是中部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产业示范园区,开封市围绕着宋都等文化资源,做大文章,2015年,开封市旅游接待量44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5亿元,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为41.2%。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表示:“开封开封,开就是开放与创新,封就是传承与坚守,我们希望‘文化+’能够成为推动开封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 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清明上河园、龙亭文化产业创意园区成为开封文化产业的名片。在中牟,绿博园、方特欢乐世界每年接待数百万游客,为房地产行业特色发展带来启示。 原河南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调研员刘义表示开封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河南文化产业做了样本,其以文化产业园的方式盘活文化资源,通过文化旅游带动整个经济链条的繁荣。洛阳、信阳等地市也在根据自身文化优势,积极行动,打造区域特色文化产业。 南阳市镇平县玉文化产业园区是商业化成功的园区之一。园区建立之初,当地县领导聘请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专家对产业园区进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了打造“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中华玉都”的发展目标,构建“一带六点”产业布局,以石佛寺玉雕湾和国际玉城为一带,以涅阳、玉都、雪枫、晁陂、杨营、王岗等重点玉雕加工乡镇街道为六点,吸引几百家企业和全国贸易商入驻,汇集人才流、物资流、信息流、经济流,促进了建筑业、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整体发展,实现年营业额100多亿元。南阳玉最重要的产地是南阳独山,镇平县不是南阳玉的主产区,但当地政府通过科学规划,发挥市场的力量,无中生有,优中更优,打造出全国著名的综合性玉文化产业园。 河南是农业大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回避农村和农民。信阳市以“发现乡村价值,尊重自然之美”的理念,打造“美丽乡村”,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农民收入,把乡村的自然之美和人文内涵之美结合起来,让乡村形神兼备、深入人心。河南信阳平桥区郝堂村等“美丽乡村”已经成为旅游热点。 资源整合 为了解决文化企业资金问题,河南省财政厅、文化厅每年拿出4000万元作为新型文化业态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创新型文化公司。另外,发改委、商务厅、工信委、科技厅等厅局都有涉及文化产业方面的资金补助。河南省文化厅分别与中国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家银行为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200亿元的综合意向授信。 河南文化产业不仅要向内挖掘文化资源,而且要引进外部人才、智力、资金等资源。河南温县是陈式太极拳的发祥地,太极拳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的魅力令全球数亿人折服,马云与李连杰在杭州合建“太极禅院”,针对高端会员,提供太极拳私塾教育服务,他们的师傅正是陈式太极拳四大传承人之一的王西安师傅。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化产业要继承传统文化精髓,更要进行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更是如此。邮票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产品,河南邮票印刷公司与安绣合作,推陈出新,做邮票的衍生品,用传统手工刺绣的技巧将经典的邮票团案,做成装饰挂件、抱枕等工艺品,集文化性、历史性、收藏性、美学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在邮博会亮相后就获得一片赞扬。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鼓舞下,许多中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投入到文化产业中,文化创新是它们创业成功的法宝。河南一涵汴绣有限公司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刺绣挂牌上市公司。一次偶然的机会,董事长张留凤发现电商的巨大能量,于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在淘宝、京东等端口实现全网营销,现在95%的业绩来自互联网。在产品创新方面,一涵汴绣通过软装装饰定制,将传统刺绣融入女性日常的服装、丝巾、包包等消费品中,实现古今融合,受到年轻女性的青睐。 文化产业具有投资大、见效慢、效果深的特点,这要求创业者沉下心来,俯下身子,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推陈出新,突出文化特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受众的心灵,造福社会。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3 04:44 , Processed in 0.0348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