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商的兴起,品牌方、厂家撇开了中间商,直接到天猫上开起了旗舰店。而零售商们因为还有点渠道优势,纷纷直接找厂家做贴牌,干起了所谓的C2M。而当初帮双方打天下的中间商们一时间就变成了没人疼没人爱的孤儿。 面对这样的“中间商窘境”,怎么破? 不必囤货,做物流 面对互联网+的时代,面对消费升级的时代,消费者们就像是磨人的小妖精,你越满足他们,他们就越贪婪,简直就是有恃无恐。 所以,无论是上游的厂方,还是下游的零售商,都在开始的时候借力了互联网,直接与消费者勾搭上。原本只专注制造或零售的上下游,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日益贪婪,势必会不断加长自己的业务链条和管理链条。 然而一个企业要想高效快速地发展,唯有缩短自己的管理链条,让自己越来越专注,否则会被畸形的业务模式拖垮。此前有过一个活生生的案例,那就是IBM出售自己的个人电脑业务。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巨大的机会。 举个例子,饿了么做了一个订餐平台,满足了人们的外卖需求,也提高了零散饭店的订单效率。但是如果饿了么一味地拉长业务链条,不仅做平台,还开饭店,也做物流……那么结果是什么? 同样,作为饿了么的产品供给方,零散饭店如果也做起自己的外卖平台、物流的话,结果又是什么? 有所为必有所不为。饿了么平台与饭店的中间有一个交集,那就是物流。于是,专业的第三方送餐物流就成了他们双方的刚需。而物流是什么?是服务的一种! “中间商”搞研发更有优势 多数中国的制造商都不具备研发能力,都在做别人做的,或者是来样加工的。即便制造商转变成了零售商,卖的货依然也是同质化的产品,价格PK,结局就是死路一条!早死晚死而已。 作为中间商,除了仓库就是业务员,相比于工厂,资产是偏轻的,所以掉起头来相对容易一点。中间商并不需要紧张自己是不是懂互联网,其实只要你懂消费者就可以,知道消费者未来要什么就可以。 在商业社会中,最值钱的其实就是对“需求”的把握,而作为中间商来说,本身就是业内人士,相比于工厂,离用户更近。相比于零售商,更具有全局观。相比于专门搞研发的团队,中间商又更加了解市场。 是的,这就是优势! 遭遇互联网时代,既然我们躲不过去,那么就让我们迎难而上,脑洞大开,结合自己对市场的理解,重新出发,研发出市场当下和未来真正想要的产品,再次联合工厂和零售商,把产品输送给终端市场。 (金同会客厅)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2-22 14:53 , Processed in 0.03933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