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做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下简称三年行动)专门作出安排。 今年是三年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如何锚定“两个根本”,推进治本攻坚走深走实,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探索总结经验 推动取得成效 过去一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围绕三年行动任务要求,一项项抓推进,一件件抓落实,着力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探索出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创新开展领导安全包保制度,建立全员安全责任“一岗双清单”,打造特色安全文化活动……说起开展三年行动,全国人大代表,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货车分厂电焊特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王海滔滔不绝:“我最喜欢公司原创的安全事故剧本杀‘错哪儿了’。这个剧本杀通过模拟起重作业事故,引导我们沉浸式分析事故原因,让我们有针对性地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王海说,三年行动开展以来,该公司以“溯源治本”为主线,围绕提升安全基础本质、安全流程本质、人的安全本质、物的安全本质、消防安全本质、数智安全本质、安全文化本质“安全七本”共31项具体工作,抓好各项举措落实,助力实现零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零新增现有岗位职业病、零一类火灾爆炸事故的“三零”目标。 “深化三年行动是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保障。”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张春生表示,该公司以三年行动为契机,修订印发公司领导班子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在企业领导班子经营业绩考核中增加安全绩效权重,上线全员“安全随手拍”隐患报告奖励平台等,系统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夯实了公司高质量发展根基。 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安徽省以企业“点”上重大隐患整治为切入点,带动相关行业“线”上举一反三发力整治,促进各地“面”上重大隐患得到真查实改、真整实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介绍,安徽立足减存量、遏增量、防变量,扎实开展三年行动。 在统筹调度减存量方面,安徽省安委办采取“一市一点评”“面对面推动”等方式,分类调度分析各市、省直有关部门、中央在皖和省属重点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情况;在从严管控遏增量方面,绘制12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一张图”,增强防控措施精准性、针对性;在精准施策防变量方面,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开展安全生产督察以及明查暗访等,紧盯责任措施悬空等突出问题。这些举措都为进一步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打牢基础。 聚焦问题短板 源头治本攻坚 三年行动聚焦当前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践过程中,有哪些短板亟待补齐,本质安全水平如何提升?代表委员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表示,过去一年,各地因地制宜细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取得积极成效。但部分地区和行业在安全责任落实上还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重大事故隐患仍然查不出、查得少,有的隐患长期得不到治理。 “一些企业虽表面上落实了安全生产制度,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违规行为,导致隐患难以彻底消除。”姜耀东说,要实现2025年底前有效遏制重大事故隐患增量的目标,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威力控隐患,杜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全国人大代表,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西全发现,新兴行业领域因缺乏成熟的安全标准,有的企业依赖“试错”积累经验,本质安全水平难以提升。同时,由于监管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等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新兴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效果尚不理想。“各地可从顶层设计入手,主动防范新风险、消除新隐患。”宋西全说。 王海则注意到一些机械制造企业面对市场新挑战、安全新要求时,在安全管理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推进力度和程度与企业整体发展速度不匹配,“技防”能力建设仍存短板。他建议,这类企业还需继续加大技术和资源投入,抓住“两新”政策契机,淘汰落后工艺,更新老旧装置,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三年行动开展以来,有的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安全投入的重要性,在投入和效益之间徘徊,导致有的隐患整改不彻底。”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首席科学家张兴凯表示,安全生产工作要以“人”为中心,要解决好企业主要负责人不愿加大安全投入的问题、一线员工发现不了隐患的问题、群众不清楚什么是隐患的问题,让企业主要负责人、一线员工、广大群众“三类人员”共同助推三年行动取得实效。 张兴凯表示,有的企业自查自改意愿不强,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掌握得不够透彻,导致不会查、查不出。对此,执法检查人员要带着服务意识入企检查,“不是带着罚款单,而是带着指导手册进入企业,让企业更有动力自查自改”。 因地制宜施策 持续狠抓落实 代表委员表示,在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工作需要在巩固提升去年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谋划“治什么本、攻什么坚”,拿出因地制宜、遏制增量的措施,为第三年工作打好基础。 “今年要更注意按照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打造一批标准化标杆企业,激励带动更多企业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北方工业大学副校长李全明说,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政府和企业更要加大安全投入,确保安全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行动取得实效。 此外,李全明认为,扎实做好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这项基础性工作十分重要,要敢于触及一个区域或企业当前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久久为功,直到问题解决。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临沧鑫圆锗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寨锗矿矿长李开达认为,虽然目前安全生产相关制度已相对完善,但要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落实,而落实的关键在于企业现场第一负责人。他建议,今年应重点抓好企业现场第一负责人的责任落实,通过加强培训、严格考核、强化监督等手段,确保其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制度创新,结合自身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不断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深入推进三年行动提供有力支撑。”李开达说。 姜耀东建议,深化治本攻坚,一方面要强化制度建设,做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查漏补缺和提质升级,健全闭环整改和责任倒查机制,推动企业自查自改常态化;另一方面,要聚焦“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持续发力,用好“政策工具箱”,以“破”的锐气打通堵点,以“立”的智慧开辟赛道,规范完善体制机制,为明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宋西全表示,从企业角度看,要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人。“企业要将安全生产纳入长期发展战略,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宋西全说。 “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对如何治本攻坚作了明确要求,只需按照规划纵深推进,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各项部署落地见效。”张兴凯建议,要用好中央增发国债资金,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要聚焦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想方设法遏制重大事故隐患增量。”张兴凯说,一年有一年的任务,不能还是把大量精力放在一般隐患排查上,要围绕今年的目标任务狠抓落实。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4-3 12:26 , Processed in 0.05250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