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我们翻过五月的台历,心灵的时钟却在五月的这一天停止。 慢慢地,我们扬起悲伤的头颅,五月的这一天却为我们刻下永远的记忆。 2008年5月12日,汶川,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一场史无前例的腥风血雨。 学校的废墟下,师生们微弱的呻吟使人心如刀割,我们无法想象那一群群稚嫩的生命,如何在黑暗和恐惧中挣扎。我们也无法想象,倒塌的居民楼里,被掩埋的母亲是怎样用钢铁般的脊梁护住了孩子的生命。我们更感叹,在生命垂危的最后关头,母亲怀抱自己的骨肉,当以怎样的心情写下如此至爱绝笔、惊世短信!当痛彻心扉的画面一次又一次冲击着我们的视线,积攒了多年的泪水如山洪溃堤,奔涌而泻。 五月,一个东方大国举国同哀,江河呜咽,大漠悲歌。 五月,一场大灾催生大爱,亿万颗爱心,无数家企业,足以排山倒海,气吞万里。鲜活的历史再一次向世人演绎:灾难是国民精神的不竭之源。让我们回眸大国上下这一浩气长存的公民行动,向爱心企业敬礼,向爱心民众鞠躬!也让我们在赈灾的杂音中收获睿智,学会学习——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产生于1924年,但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数百年之前。理性精神是欧洲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时代的主旋律和重要成就,经济学这门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学术,从本质上来讲正是西方理性精神和科学叙事模式的突出代表。不同时代都有杰出的经济学家从经济学、伦理学等层面去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亚当·斯密穷毕生精力撰写了划时代的经济学名著《国富论》和伦理学名著《道德情操论》。此后的经济学大师哈耶克、阿罗、弗里德曼、布坎南、诺斯、西蒙、阿玛蒂亚·森等多探讨过经济学中的伦理学问题,包括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这一理念:即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 近年来,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在美国获得了长足发展。管理学家约瑟夫·W·韦斯认为,企业有四种社会责任形式和角色,即生产主义、慈善主义、进步主义和伦理理想主义。这四种责任角色形成了企业及管理人员对社会的两种不同的责任导向,即股东型和利益相关者型。生产主义者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理性自利和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经济学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就是生产主义者的代言人。 慈善主义者也是从股东的角度来看待企业,他们认为要从企业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角度来判断社会责任,这种帮助可以通过有组织的可在税前列支的捐赠和志愿服务等方式实现。这种观点认为,企业的使命还是获取利润。不过,他们是受道义驱动而不仅仅是生产主义者那样的自利驱动。 进步主义者认为,企业行为要从自利动机的角度来评判,但企业应对社会变革负有更宽泛的责任。伦理理想主义者认为,当企业行为出于道义动因直接支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时,才被认为对社会负责。对于伦理理想主义者而言,企业和社会之间的边界是流动的,企业利润因人道主义目的而被共享,使社会更具人性化色彩。 近年来,美国最大的战略便是将CSR与经营战略相结合,企业在进行赢利性经营的同时造福员工、造福社会,美国还为此研究出关于CSR的认证标准SA8000。可以发现,在财富500强的网站中,CSR处于网站的显要位置,并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自发地在履行CSR。有一个典型案例,2005年9月,在美国新奥尔良等市遭到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的时候,率先拯救居民的不是政府,而是沃尔玛、GE等公司,遭到飓风袭击的五个州,官方统计的死亡数字为710人,但在美国人看来这已经是一件大事,因而此次飓风袭击入选了美国十大自然灾难。 2008年,在一次次磨难中,西方国家开始重新认识中国国民精神,一些聪明的西方企业也学会了试图用中国思维来思考中国问题。四月份,面对中国民间发出的抵制,家乐福抱着法兰西传统文化的傲慢,企图用低价促销来分化中国民众,结果导致了更大的网络“搬”砖,公共危机一触即发。而这次,莎朗·斯通“报应论”一出,DIOR火速解除了她的品牌代言权。法国企业这种前后对比所产生的戏剧效应,成为跨国公司应对公共危机及其进行“中国式公关”的鲜活案例。 在我国,虽然重视CSR的企业越来越多,但社会对CSR存在种种误读。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曾一度被人称为“中国企业家玩CSR游戏少有的九段高手”,从这种不严肃的称谓可以看出国人对企业家或者企业履行CSR还存在着许多误区。事实上,近些年来社会普遍存在的仇富心理,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特别是致力于慈善将是一种潜在的社会障碍。 美国“公益之父”安德鲁·卡内基在临终之前曾告诫富人们一句话:“在巨富中死去是耻辱的。”回首抗震救灾的一幅幅感人画面,我们由衷地欣慰。我们期望更多中国企业从这次赈灾中读懂社会责任,我们也期望更多国人为赈灾企业的慷慨大义真诚喝彩。 (文章编号:1080701,收藏请编辑短信AA加文章编号发送至106613886619) 更多资讯请关注销售与市场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赵艳丽 责任校对: 肖亚超 审核:徐昊晨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来源于第三方平台,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销售与市场官方网站
( 豫ICP备19000188号-5 )
GMT+8, 2025-4-9 10:12 , Processed in 0.03862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销售与市场网 河南销售与市场杂志社有限公司
© 1994-2021 www.cmmo.cn